分享
2023年对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的调查分析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21499

大小:20.42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近年来 贪污 贿赂 犯罪 调查 分析 报告
对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的调查分析报告 对近年xx县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调查分析报告 当前,职务犯罪已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科技开展的阻力,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有利于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稳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珍惜和利用党的人才资源、保护好党的干部。综观近三年我院反贪局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因此,对我院近几年查办案件情况的摸底,了解所查办的主要案件的根本情况、特点、危害性及其发案缘由,针对法案缘由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建议对我县经济、文化、政治和科技的开展尤为重要。 一、近三年查办的主要职务犯罪案件根本情况及其特点从202223年1月1日至今,我院反贪局共查办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案件28件40人,其中贪污案件16件24人、受贿案件9件13人、挪用公款案件3件3人,涉案金额共计634.98万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共计289.44万元。我院反贪局近三年所查办的主要职务犯罪案件的根本情况及其特点如下: (一)犯罪主体整体素质不高,发案部门相对集中。 1.涉案人员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 第1页共8页52.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4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2023%;涉案人员平均年龄45.3岁,其中30岁以下的3人,30-39岁的9人,40-49岁的16人,50岁以上的12人。公职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年龄结构老龄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体素质不高。 2.涉案人员中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有15人,煤炭行业的工作人员有8人,国有公司的有8人,行政机关的有5人,教育系统的有1人,公安机关的有1人,林业部门的有1人,政协机关的有1人。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占总人数的37.5%,其中大多数是村民组织的村支书、村主任和副主任。发案部门相对集中,煤炭行业和国有公司是职务犯罪的高发行业,而行政机关主要集中在扶贫领域。 (二)案件线索以自行发现为主,其他途径来源为辅查办的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案件共28件40人,其中通过本院自行发现的有14件22人,纪检监察部门移送的5件8人,单位举报的有5件6人,上级院交办的有3件3人,自首的仅有1件1人。 (三)涉案金额较大,窝案串案较多 近三年贪污、受贿及挪用公款的涉案金额为634.98万元,总体平均每案的涉案金额为22.68万元。其中贪污犯罪案件的涉案金额为293.54万元,平均每案的涉案金额为18.34万元;受贿犯罪案件的涉案金额为123.47万元,平均 第2页共8页每案的涉案金额为13.7万元;挪用公款犯罪案件的涉案金额为217.97万元,平均每案的涉案金额高达72.66万元。贪污犯罪案件的涉案金额相对较高,而挪用公款犯罪案件的平均涉案金额最高。 在查办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中,其中有9件21人是共同犯罪,即贪污又受贿的有3件3人,即贪污受贿,又挪用公款的有1件1人,窝案串案较多。 (四)党员犯罪数额较多,科级干部为数不少涉案人员中,属于中共党员的有27人,占总人数的67.5%,副科级干部1人,正科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占总人数的15%。 (五)作案时间持续较长 查办案件中,能及时发现的较少,大多数是在持续作案的过程中发现的,有的持续作案时间甚至长达5年之久。作案持续时间长,一伸手就不知道收手,而且疯狂作案。 二、职务犯罪的危害性 (一)侵犯了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性,毁损了国家政党的形象 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应当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然而,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以权谋私;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 第3页共8页系。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性,而且严重毁损了国家政党的国际国内形象。 (二)引发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 腐败与矛盾是一个共生体,有腐败的地方必然有矛盾,有矛盾的地方也往往深藏腐败。很多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直接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强烈反映的职务犯罪的案件,特别是发生在村民组织、移民办、扶贫办、粮站等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比一般的经济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稳步开展 在近三年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职务犯罪案件中,截止目前已经造成了345.54万元的国有资产流失。贪污腐败是我国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的最大敌人。贪污腐败对于投资、人力资源配臵、制度绩效、社会稳定等负面影响都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稳步开展。 三、职务犯罪的原因剖析 (一)公职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法制意识淡薄是造成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 思想是一切行为之先导。公职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异化、私欲膨胀,产生“拜金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内心没有真正的树立起“为人民效劳〞的执政理念, 第4页共8页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牟利的工具,铤而走险,踏上了职务犯罪的道路。待到归案后,很多涉案人员都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这就是没有好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没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思想理念。法律作为职务犯罪防的最后一道防线起到威慑的作用,然而,法制意识淡薄,不知法律严不可碰、威不可测,触碰法律的“高压线〞,以身试法,方知法律的威严,为时晚矣。公职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甚或为法盲是导致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主观因素。 (二)权利过于集中,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制约软弱无力是造成职务犯罪的客观原因 权力越集中,监督越疲软,就跟人治社会没有区别,便谈不上法治社会,职务犯罪也会有增不减。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各种支农、惠农资金给农村经济带来活力和动力,各管理支农、惠农资金的公职人员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权限空间也得到扩大,负责管理的资金也相应增多,这些工职人员既是具体经济活动的实际运作者,又是经济活动管理者,集权钱于一身,权力相对集中,为职务犯罪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内外部监督缺失,有的虽然建立了内部监督机制,却由于相关环节人员相互勾结等原因,致使监督机制形同虚设。而在外部,对于干部管理、财务管理等重要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方式,无法真正发挥预防犯罪的实际效果,使腐败分子更是有机可乘。 第5页共8页 四、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提高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法制观念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2.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时刻拥有“为人民效劳〞的执政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好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劳动成果有人民共享。〞而不能搞钱权交易、以权谋私,要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律权威,增强法制观念。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现代行政要依法行政,就是要加强公职人员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知识。不懂法、不学法、不用法就根部不能从事行政管理,否那么,只能是封建性质的“人治〞,国家就不能开展,人民就要深受损害。为此,公职人员应当加强法制观念,使权力的运行法制化,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意识,依法办事,而不能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甚至是领导者以言代法。 (二)切实加强权力制约,构建坚实监督制约机制1.强化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和主动大胆监督他人的意 第6页共8页识。如果权力主体连根本的监督意识都没有,那么监督就是纸上谈兵。因此要加强对公职人员权力的监督制约,最根底性的措施就是要从思想教育入手,着力强化权力主体的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和主动大胆监督他人的意识。自觉接受监督既包括自觉接受上级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审计机关的监督,也包括自觉接受单位内部的领导干部、同事之间的监督,还包括群众媒体、人民群众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主动监督他人是对他人的关爱、对社会负责。公职人员有违纪违规的行为要及时加以奉劝,将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有违法犯罪行为的,要及时向司法机关举报,阻止职务犯罪的进一步危害。 2.建立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作为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具有严格的标准作用和鲜明的行为导向性,它是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准那么,是标准管理和执法执纪的准绳,是党内外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依据。因此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监督制约机制进行监督,是加强对权力制约的重要保证。制度建立要要抓住关键人、关键部门和关键问题来加强监督制度建设;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形成全方位的监督控制体系;要有强制性、约束力;要有量化标准,不能笼统,过于原那么;要有可操作性,尽量减少弹性,便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要赏罚清楚,制定切实可行的处分 第7页共8页条款。 (三)确保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营造良好的社会职场环境 在经济飞速开展的今天,很容易淡忘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坚决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抓好“两个文明〞,可以从切实解决公职人员的现实问题着手,适当提高公职人员的福利待遇,解除公职人员的后顾之优,加强推动各机关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动力。在工作环境、住房等方面作投资、特别是在活泼公职人员业余生活上多作努力,为公职人员自娱自乐、丰富业余文体生活提供良好的场所,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一个较现代化的载体。营造良好的社会职场环境,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常抓不懈,毫不偏废。 第8页共8页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