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五年发展工作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17190

大小:34.63KB

页数:2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市五年 发展 工作报告
市五年开展工作报告 1999年换届以来,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一城崛起,三线带动,五星争辉〞的战略目标和走珠三角经济区延伸开展路子的战略措施统揽全局,以开展为主题,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实际为依据,以解决经济和社会开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创新务实,艰苦奋斗,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开展,圆满完成了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各工程标任务。 ——经济进入加速开展阶段。2022年,全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14.73亿元,比1998年增长46.9%,5年平均增长8%。工业总产值306.4亿元,比1998年增长66.9%,5年平均增长2023.8%;农业总产值96.8亿元,比1998年增长33.1%,5年平均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66.3亿元,比1998年增长49.4%,5年平均增长8.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亿元,比1998年增长85.1%,5年平均增长13.1%,其中2022、2022年增幅连续两年在全省地级市中排第1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1亿元,比1998年增长81.9%;国税、地税收入共11.7亿元,比1998年增长96%,5年平均增长19.2%。五年来,我市经济开展逐年加快,特别是去年地方生产总值增幅到达13.1%,排在全省山区市前列。 ——走珠三角经济区延伸开展路子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来,我市积极实施走珠三角经济区延伸开展路子,大力吸引珠三角及其他经济兴旺地区的资金、工程和人才,使全市经济和社会开展呈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去年,全市在建或已签约工程投资总额380多亿元,其中工业工程投资270多亿元。这些投资主要来自珠三角地区和海外,这对加速我市经济开展步伐,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各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市以建设廉洁高效政府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99年,云安、云城精简压缩了党政机关人员共1662人。在2022年开展的机构改革中,全市又精简了行政机构和人员编制20%,并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标准了公务员管理。2022年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一批涉农收费工程,农民人均减负率达85.4%,撤并镇的各项配套措施得到落实。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市直部门的913项审批工程进行了三次清理,减少了297项。率先在公用事业效劳工程中引入招标竞争机制,降低了管理本钱,提高了效劳质量。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已按规定脱钩。按规定应进行招投标的建设工程、土地和矿业权出让招投标率均达20230%。市、县均设立了行政效劳中心,实行“一站式〞效劳,提高了办事效率。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革面达93%,国有资产得到有效盘活。社会保障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16.5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7万人。积极推进农村医疗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居全省第1位。住房制度改革依照政策得到较好实施。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致力开展优质、高效、生态和平安农业。“公司+农户〞的温氏模式进一步推广,农业龙头企业从1998年32家增加至6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3家),辐射带动的农户由5.5万户增至17.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2%。城郊型农业加速开展,其中花卉苗木基地从无到有,已开展到2.1万亩,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科技兴农,建立了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华南农业大学农业产业化实验区,获国家农业名牌产品奖4个,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5个,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11个。全市组建农民专业协会12个。市、XX县区和XX县区分别被认定为中国肉桂之乡、中国果品加工之乡和中国无核黄皮之乡。劳务经济进一步开展,全市常年外出务工经商农民达31.3万人。 ——工业立市步伐加快。我市在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底上,大力开展新兴工业,推动全市工业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我市的传统产业已初步形成企业集群,去年,石材工业产值40多亿元、不锈钢制品产值30多亿元、纺织服装产值20多亿元、水泥生产能力到达685万吨,被国家评为中国石材基地中心、中国石材流通示范基地,XX县区被评为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通过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新开展了电子、陶瓷、碳酸钙、钛白粉等一批新企业,既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又提高了我市工业的技术含量,加快了全市工业化步伐。 ——第三产业逐步兴起。经过几年的努力,第三产业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上升,住房、电信、教育、保健、汽车已成为消费新热点,物流业逐步开展。旅游资源开发步伐加快,新上马及续建旅游建设工程17个,已投入资金2.8亿元。 ——民营经济进一步壮大。我市把民营经济的开展作为富民强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中之重来抓。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开展的意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降低了营商本钱,民营经济走上开展快车道。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水泥、石材、不锈钢制品、电子、纺织服装等支柱工业产业和畜牧水产、商贸效劳业的主体,是我市经济开展最具活力的亮点。 ——城镇化建设有了新开展。2022年,我市城镇化水平到达41%,比1998年提高了2023.6个百分点。城镇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品位明显提高。尤其是中心XX县区,通过扩建和完善路网、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增设城市景观、扩大公众活动场所、建设高品位的接待基地和配套设施完备的住宅小区,改善了人居环境,初步搭起了颇具特色的山水城市框架。各县(市)城镇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国内外两个市场拓展取得成效。我市在支持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国内市场份额的根底上,积极扶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近几年,除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市场得到进一步稳固外,还拓展了台湾、日本和欧美市场。在抓好传统贸易的同时,通过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等措施,扩大出口额度。市和各县(市、区)在珠三角地区设立了一批招商联络处。兴建了2023多个规模较大的工业开展载体,吸纳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我市投资,增强了开展后劲。 ——根底设施建设成绩显著。我市努力加强根底设施建设,增加对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和城市公共设施的投入,使根底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开展。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县级以上公路以及镇通村公路,完成公路建设改造1679公里,全市通车公路总里程达4229公里,比1998年增加622公里;广梧高速公路马安至河口段将于年底建成通车,云城河口至郁南平台段以及至段前期工作根本完成,即将开工建设;发电厂二期和粤泷电厂两台机组相继建成投产,至2022年底,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114万千瓦,比1998年增长128%;城乡电网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目标;建立了政府公众、政务、农村经济、企业信用等信息网站,电子口岸、乡镇财政结算管理、电子公文交换、视频会议等一批应用系统投入使用; 普及率到达16.1%,比1998年提高了9.9个百分点,实现了“村村通邮〞;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抗洪排涝和灌溉能力不断提高,、郁南、新兴成为全国首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 ——财税金融工作成绩喜人。我市认真落实财政税收各项政策,不断强化税收征管。全面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理财水平,为各项事业开展提供了较稳定的财力支持。金融企业改革取得较好成效,业务得到长足开展,各项存贷款余额不断增加,不良贷款余额大幅减少;积极稳妥地抓好城市信用社和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工作,努力兑付了城信社、农金会全部自然人存款和股金,资产保全、追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通过深入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讲〞教育活动,使政风明显改善;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立活动,建设了一批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坚持和完善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进一步拓宽民主渠道。本届政府出台了标准性文件68件,办理人大议案、建议293件和政协提案471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73件。顺利完成了城市、农村基层体制改革和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工作。全面推行村务、厂务和政务公开。强化审计、监察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标准。大力整顿和标准市场经济秩序,反对行业垄断、反对地区封锁,并查办有关案件。认真做好公证和法律效劳工作,通过了省“三五〞普法验收。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打黑除恶和扫除“黄赌毒〞,严厉打击非法传销、“六合彩〞赌博以及“法轮功〞邪教等活动,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和地区竞争力逐步提升。2022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由1998年的35%上升到46%。全市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在全省排第16位。组建了石材和硫化工等5家省级工程中心,创立了省级初城民营科技园、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和一批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有4个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1个产品获得全国免检产品称号,还有5个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 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快速开展。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撤销了镇教办,调整和合并了规模小、水平低的教学点,全面开放幼儿教育,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改造山区、老区薄弱学校成效显著。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率先在山区市中推行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和全部中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普九〞工作不断稳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速度不断加快,高考上线人数连年增加。积极推进等级示范学校建设,职业技术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创办了职业技术学院,填补了我市高等院校空白。 文化体育工作有了新进步。共投入资金1.8亿元建成文化设施116个,其中市级4个,县级14个,实现了镇镇有文化中心,提前一年完成省人大议案提出的文化设施建设任务,市政府被省评为落实议案的先进单位。市、XX县区被评为国家级文化先进县(市)。坚持主流文化与地域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共同开展,文艺创作、文艺演出、书画展等文化活动空前活泼。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举办了两届西江民间艺术节和首届六祖文化节,XX县区连滩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播送电视事业取得长足开展,播送、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到达97.4%和95.7%。实施体育“民心工程〞,改善城乡体育设施。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市运会。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市代表团总分、金牌数均居全省第15名。 卫生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完成了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抗击非典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2022年我市成为全省6个没有发生非典病例的地级市之一。禽流感疫情得到及时控制。全面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医疗器械招标采购,降低了医疗本钱。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和初级卫生保健通过了省的验收。 方案生育、国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与1998年相比,全市方案生育率从80.67%上升至89.41%,人口出生率从16.05‰下降至11.2023‰,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23.05‰下降至5.91‰,已进入低生育水平行列。整治了一批石矿场,连续五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西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南山河整治和困扰市民多年的水泥粉尘、石材废渣、废水的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综合污染指数逐年下降。市XX县区每平方公里每月降尘量从1998年的2023.1吨降至去年的7.8吨,首次到达省的标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继续加强,森林覆盖率达61.4%、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721万立方米,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