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国内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分析.docx
下载文档

ID:717188

大小:19.47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国内 社会 审计 独立性 分析
国内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分析 []文章对目前我国社会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针对问题提出强化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的总体设想及目标;同时就强化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的近期对策提出具体措施建议。 [关键词]社会审计独立性近期对策 根据审计主体的性质分类,社会审计是非常重要的审计形式。社会审计独立性是社会审计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三个核心价值之一,是社会审计产生和开展的基石,是社会审计的生命力所在。因此,研究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方面现存问题 就目前我国社会审计开展的过程来看,不管是社会审计独立性环境、社会审计的外部监管和自律监管,还是社会审计组织建设及社会审计人员的素质,都在逐年提高。但就社会审计独立性的程度还远没有到达能够满足社会审计持续、健康开展的要求。为保持这种好的开展势头,根据个人的见解对目前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开展程度不够,致使我国社会审计客体开展不够,这便造成了社会审计独立性急需提高与社会审计客体开展缺乏之间的矛盾。同时在现实的社会审计中,又存在着社会审计需求缺乏与社会审计客体不完整的矛盾。 2.从公司治理结构上看,在我国也同样存在着由“所有者缺位、经理层越位〞产生的失衡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我国,就上市公司而言,其审计关系的失衡表现得较为突出。这既是世界较为普遍的问题,又是一个带有我国现阶段开展特性的问题。 3.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市场竞争问题。这是一个由各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综合问题。其中既有市场经济开展的因素,社会审计客体方面的因素,公司治理结构的因素,还有外部监管的因素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的因素,等等。据XX省在2022的所做的一次对社会审计市场整顿的情况可窥视我国社会审计市场竞争的全貌。全省有关部门和系统共废止违规协议66份,收取或变相收取的回扣50.72万元。从中暴露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主要表现在,一些单位和部门利用职权干预注册会计师执业,搞部门垄断,指定业务,不合理干预收费标准,并收受回扣,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既扰乱了行业执业秩序,也滋生了腐败现象。 4.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结构治理问题。目前很多会计师事务所还没有真正建立和严格实施相应的质量保证机制。例如,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质量复核保障机制,致使社会审计执业质量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同时与一般企业一样,会计师事务所也同样需要内部权利制衡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如果缺少了这些必要的机制,就可能激化内部矛盾,也同样会影响执业过程中的独立性。 5.我国社会审计收费的透明程度不够。导致社会审计独立性遭到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经济利益问题,而我国社会审计收费的不透明问题又较为突出,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将此问题单独列出研究解决。 6.社会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这个行业永久的话题,这既是社会审计独立性的要求,也表达了社会审计这一行业的魅力所在。因此社会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既是一个近期急待解决的问题,又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二、强化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的总体设想及目标 考虑到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的现状,强化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作为强化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出发点和归宿,逐步培育起一个以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根底,以均衡的审计关系和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为约束的社会审计“需求方〞,以决策者能以独立性作为决策导向、内部管理高效、拥有高素质的社会审计人员、数量和规模适宜的事务所为社会审计主体的,以有效的政府监管和完善的行业自律为保证的社会审计市场,并营造一个对社会审计行业有着普遍关注和客观评价的社会气氛和环境。 为实现这一总体思路,应有与之相应的强化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的远期目标和近期对策。从远期目标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要提高我国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应以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环境的不断改善作为根底,以不断增加我国社会审计“需求方〞作为客观前提。 2.作为与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相互作用的公司治理结构,其目标应确定为单一目标——“股东利益最大化〞。在证券市场日益兴旺的情况下,这个目标即可理解为社会公众。这种利益的保护是促使社会审计保持独立性的目的所在。 3.均衡审计关系形成的标志在于能否通过采取某种措施弥补审计关系中所有者即审计关系中真正的审计委托人缺失的缺乏,割断公司管理层与社会审计人员的直接关系。目标可定为公司治理结构中设立真正独立并执事的审计委员会。 4.从提高审计独立性的长远目标看,我国应着力培养在承接业务的能力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培育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以此带动我国事务所整体执业水平的提高。 5.完善我国社会审计的外部监管和行业自律。为了到达这一目标,可从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在全国人大或国务院下设专门的公共会计监督管理委员会。(2)机构的经费来源由财政预算单列。(3)在这个机构中分设行业监督标准委员会、行业监督处分委员会及监督委员会成员任免与监督处分复议委员会。(4)分委员会的成员应考虑吸收政府部门、出资者(股权和债权资本提供者)、企业、证券公司、中介机构(主要指注册会计师)的代表及高校科研机构会计学、经济学知名学者。(5)公共会计监督管理委员会应有权对监管部门之间的扯皮问题做出裁决,分清责任,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6.通过不断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制度,扩大和提升社会审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完善国家会计学院的教学方式,如建成一个灵活、快捷、方便的远程小编络,使社会审计人员有更适合的进行后续学习的选择方式,从而保证执业社会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保持和提高。 三、强化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的近期对策 真正实现社会审计独立性不是在近期能实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强化我国社会审计独立性在近期只有等待,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强化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没有现在和近期的各项保证措施的实施,远期目标也很难实现。 为抓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给社会审计独立性环境的有效改善带来的机遇,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近期对策: 1.试点改革目前的审计收费方式。具体做法是。可以选择局部行业或地区的企业,规定这些企业将每年的审计费预交给规定机构(如注协或交易所),由审计收费部门或机构作为审计委托人,并承担审计费用。然后由这些部门接受政府监管部门或社会公众对审计费支出合理性的调查或质询。财政部可协同有关部门,通过采取试点的方法,去验证这些措施在我国的真实效果,然后再逐步推广使用。 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建议对现有的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总结,并从委派制度、津贴制度及信息支持等方面加以完善。 3.明确定位、理顺关系,建立协调化的政府监管机制。(1)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各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和分工;(2)根据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以财政部门为主的现状,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导的部际协调工作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及部门内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减少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多头监管和重复检查,提高监管效能。 4.完善我国现有的涉及社会审计监督的法律法规的规定。(1)尽早出台对注册会计师法的修订并使其与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法律规定中涉及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不同规定保持协调。(2)根据国外对注册会计师的保护经验,将独立审计准那么中所阐述的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合理保证等概念列入注册会计师法等更高等级的法律中。(3)建立“普通过失“、“重大过失“、“成心“和什么是“虚假财务报告“等认定标准。 5.加强行业自律的范围和力度。(1)首先应明确中注协行业自律管理的职能范围。(2)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 6.通过完善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扩大业务范围,保证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一套标准的事务所内部治理结构。(2)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防止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的区域出现。(3)加强业务培训,及时更新执业人员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执业会计师的综合素质。(4)在保持社会审计独立性的前提下,适当拓展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