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707182

大小:21.39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规范 行政 执法 工作 调研 报告
标准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标准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标准行政执法行为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近年来,为了集中整治我市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程序不标准、执法不公、滥用执法权等问题,市纪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多项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较大进展。20xx年市纪委执法监察室对全市34个行政执法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共发现问题20232个。20xx年以来,市纪委纪检监察一室、执法监察室共查处行政执法违纪违法案件7起,党政纪处分41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在中央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和突出主业的新要求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对行政执法工作的执纪监督,成为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认真思考和尽快破解的重要问题。 一、我市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行政执法根底性工作不完善。有的执法部门梳理执法依据、界定执法职责等根底性工作还需进一步细化,有的执法部门行政权力行使未得到有效标准,还存在较大随意性。如在20xx年的专项检查中发现,xx县、xx区、xx县尚未制定和公布行政处分自由裁量基准;xx区未公布行政审批事工程录等行政执法根底性文件;市盐务局自由裁量基准执行不到位,局部案件处分标准不统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局未按照xx市市级行政处分自由裁量基准规定的额度进行处分,且未列明从轻或减轻处分的理由。有的执法部门处理罚没物品时存在较大随意性,缺乏处理罚没物品的法律文书。如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罚没物品处置不标准,无统一登记、保存、处理的记录;市盐务局罚没物品处置无记录;市林业局对登记保存物品未依法进行处理。 (二)行政执法程序不标准。有的执法部门不遵守法定程序的情形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对违法行为认定的证据不确凿,侧重采用当事人询问笔录作为定案的主要证据,且询问笔录不全面、不充分;听证权利、救济途径、法定期限告知不标准。如在20xx年的专项检查中发现,市林业局的个别案件只有1名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市环保局局部行政处分案件询问笔录中被询问人不全,且未按手印;xx县环保局、xx县xx街道派出所行政处分决定与批准内容不一致;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林业局存在对违法行为当罚不罚的问题;xx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在行政处分案件中,不依法立案、调查取证、告知陈述申辩和听证权利,直接进行行政处分。 (三)行政强制法贯彻落实不到位。有的执法部门执行行政强制法不严格,行政强制程序不完善,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缺少批准手续。如在20xx年的专项检查中发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环保局、xx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局部行政处分案件执行超期,应当收缴的“滞纳金〞或“加处分款〞未予执行,且未按照行政强制法规定与当事人签订书面执行协议;市交通运输局、市交巡警支队、xx县交通运输局查封、扣押车辆停放在社会停车场,保管费用由相对人承担;xx县环保局、xx县xx街道派出所未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履行催告义务,也未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四)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问题。有的行政执法部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有的行政执法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失职渎职。如20xx年11月查处的xx县xx化工“2023·18〞较大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xx县安监局、质监局、公安局对辖区内非法生产剧毒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未依法进行查处,被市纪委党政纪处分9人;20xx年2月,市纪委对xx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材料园环境污染环保部门不作为案件进行了查处,党政纪处分6人;20xx年3月,xx县环保部门对滨海XX县区环境污染案件不予查处,市纪委会同市环保局约谈了分管副县长、管委会主任、县环保局长3人,责令xx县环保局立即立案查处。 (五)存在滥用职权、违规收费现象。有的行政执法部门无视法纪,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如在20xx年的专项检查中发现,xx县环保局存在以“协调款〞名义收取企业资金的行为;市交巡警支队继续实施已经取消的“车门喷字费〞;xx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在收费时,未使用统一规定的XX省非税收入缴款书。再如20xx年3月查处的XX县区六合派出所原所长xx案件,xx执法犯法,滥用职权,违规收费,以打击偷盗原油违法犯罪为名进行“创收〞,对抓获的“油耗子〞以证据缺乏为由,一概以“赔偿损失费〞的名义罚款后放人了事,而且不制作询问笔录和执法档案,不开具任何票据或证明,20xx年1月至20xx年3月,xx累计收取“赔偿损失费〞3067万元,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因严重违纪违法,xx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移送司法机关。 二、原因分析 (一)行政执法体制不够顺畅,职责界定不够清晰。一是各级执法部门职责界定不够清晰。目前,市、县(区)、镇(街)三级执法部门的工作职责亟需进行系统界定,镇(街)许多委托执法的授权法律依据不够充分。比方我市市级执法部门承担了大量的执法业务,削弱了其研究制定政策的工作力度,导致基层执法出现的新情况反映到市级部门后长期得不到解决。二是行政执法与管理脱节。一些事项实行管罚别离后,部门各自为政,导致产生了一些诸如职责不清、关系不顺、监督不力等问题,管理和执法难以形成合力,造成有利的争着管,无利的谁都不管的为难局面。三是行政执法存在多头管理和职能交叉现象。如户外广告管理,涉及工商、建设、宣传、文明办和城管执法等多个部门,由于缺乏沟通协调机制,部门过多的看中经济利益,在执法过程中往往是重收费,轻管理,对有利的事情,都去抢着管,对无利可图的事情那么是相互“踢皮球〞,谁都不愿管,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局部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执法队伍建设需加强。一是局部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高。局部行政执法人员不懂法律,不懂业务,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相当数量的协助人员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现有水平不能胜任执法工作。有的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还存在程序违法、徇私枉法、剥夺当事人权利等现象。二是局部执法人员思想存在偏差。有的执法人员效劳大局、执法为民意识不强,不愿监督、就案办案、机械执法、不注意化解矛盾、不注重执法效果。有的不能以身作那么,执法人员知法犯法,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执法者的形象。三是局部执法部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一些执法单位执法教育培训经费缺乏,教育培训设施相对落后,对执法人员教育培训不够,未实现对执法人员的全员轮训,直接影响执法队伍建设。 (三)局部执法人员执法不够标准,执法标准化建设需加强。一是个别执法人员不严格执行行政处分裁量基准,执法随意性大。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处分畸重畸轻等不合理情形,极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收受当事人好处后不处分或处分大打折扣;有的执法时对于同样违法情形不同对待,没有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些政策制度设计上不够科学,也给执法人员留下了某些权力寻租的空间。二是个别执法人员仍采用传统执法模式,执法方式存在简单粗暴的情况。有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语言不文明,态度较粗暴,常会引起相对人心理失衡和强烈不满,导致双方发生冲突;有的执法人员不亮证执法,扣押物品不开具清单;个别执法人员适用简易程序超过范围等等。 (四)局部执法人员不敢执法,导致执法不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中,因准备不充分、沟通不到位、方法不得力等原因,造成执法人员与群众之间发生冲突、矛盾的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在党中央、中央纪委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狠刹“四风〞、着力治理“庸懒散〞的新形势下,不少群众对执法人员稍有不满就投诉,群众只要投诉就要求调查,有不少执法人员在群众的举报监督下被依纪依法查处,这对执法人员的日常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而且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至于因为怕被投诉而不想管或不敢管。 三、对策与建议 (一)理顺行政执法工作体制,增强执法执行力。一是要着力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明确市级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台政策、监督指导基层执法;县(区)级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直接办理执法个案;镇(街)级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巡查、发现、制止违法行为,为县(区)级执法部门提供案件线索。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根底性工作。梳理完善行政审批事工程录、行政处分自由裁量基准目录、行政强制权力目录等行政执法根底性文件,对重要行政执法事项实行目录化管理,制定出台xx市行政执法监督方法,明确监督机关、监督方式和监督程序,建立完善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机制。三是要完善执法部门协调机制。厘清执法事项,明确责任分工,牵头部门只能在规定职能范围内行使协调职责,防止各部门利用协调机制争抢职能或者推诿扯皮。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切实加强一线执法力量。要将行政执法重心下移,切实将有限的执法力量向一线倾斜,鼓励和调配能力强、素质高的机关人员充实到执法一线,确保一线执法到位。二是要努力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要严把行政执法人员入口关,严格执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强化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和效劳大局理念。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定期考核执法工作业绩,提高执法能力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三是要积极解决基层执法队伍的实际问题。要加大对基层执法队伍的帮扶力度,对工作相对滞后的基层执法队伍重点指导帮助,切实关心保护基层执法人员,促进基层执法队伍全面健康开展。 (三)深化执法标准化建设,确保公正文明执法。一是要进一步标准裁量权。严格执行市、县(区)制定的裁量基准,按照法定程序、处分种类和幅度实施处分,坚决防止滥用职权、超越职权、违反法定程序执法办案,坚决防止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行政处分不当、畸轻畸重等显失公平的情况。二是要着力改进执法方式。推行人性化执法,既要严格执法,又要文明执法,做到惩教结合、刚柔并济,切实改变以罚代管的传统执法模式,杜绝粗暴执法行为的发生,努力减轻执法阻力,降低执法本钱,力求取得更好的执法效果。三是要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完善集执法立案、办案、审批、查询、监督于一体的执法办案系统,逐步实现对执法办案活动的全程、动态、实时监督和管理。 (四)强化执法监督,严肃查处行政执法违纪违法案件。一是强化行政执法的评价考核。将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各级政府政务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备案、执法案卷评查等监督措施,完善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对重点部门单位开展专项执法监察,催促执法部门依法履职。二是严肃查处行政执法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认真受理群众投诉,严肃查处行政执法人员失职渎职、以权谋私,领导干部违规干预执法人员公正执法甚至为不法分子充当“保护伞〞的案件,切实解决局部行政执法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三是加大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对执法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编辑:露露)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