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电子图书出版模式与版权保护策略分析范文.docx
下载文档

ID:698015

大小:20.09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电子图书 出版 模式 版权 保护 策略 分析 范文
天道酬勤 电子图书出版模式与版权保护策略分析 :在我国电子图书出版过程中,常见的出版模式有三种,分别为混合模式、面向个人模式以及面向图书馆模式。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出版模式也在随之变化,当前最受欢送的出版模式便是按需印刷出版模式,除此之外,在出版活动中及时发行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为了有效保障作者的正当权益,相关出版组织应该增强保护电子图书的版权意识,采用法律手段以及一系列措施,推动电子图书出版工作有序开展,有效维护作者权益。 关键词:电子图书;出版模式;版权保护 前言: 所谓的电子图书出版指代的是一种以数字化形态存储的出版物品,在此过程中利用了计算机网络存储管理功能,除此之外还利用计算机完成了传递图书信息资料的功能。读者在开展电子图书阅读活动时,可以在各种终端设备阅读数字产品,获取自身需要的资源,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基于此,我们可知针对电子图书资源采用合理的出版模式至关重要,它能够为人们获取电子图书资源提供诸多便利,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电子图书的版权保护工作,合理地维护作者正當权利,促使电子图书行业得以长久健康地开展。 1.电子图书出版模式 1.1按需印刷的出版模式 结合当前我国电子图书出版模式的开展情况来看,按需印刷出版模式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出版模式,此出版模式主要以用户需求为主,采用互联网交易模式,使读者能够在网站上提前购置,在支付完图书的费用之后,相关组织再开展图书印刷工作。该类型的出版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具有零库存、印刷个性化以及及时出书的特点,在为人们提供良好效劳的同时,降低了图书出版商的风险,但是在应用此类型出版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图书印刷的监管工作,提高图书保护的版权意识,以便提升图书质量[1]。 1.2及时发行的出版模式 在当前我国电子图书出版活动中,不少出版单位会应用及时发行的模式,使得图书出版工作的利益得以增长。在此过程中,首先出版单位需要对电子图书的版权进行全方面的保护,其次要对电子图书的出版权进行管理,在当前网络营销活动盛行的年代,只有对电子图书的版权进行全面保护,最终才能够使其在开展及时发行活动时快速顺畅,有效满足读者的自身阅读需求。 2.电子图书的版权保护策略 结合当前我国电子图书出版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电子图书出版方式是纸质图书出版活动的创新,也是顺应当前我国信息化与数字化社会的开展趋势,但是在此过程中,有关电子版权保护工作出现了众多缺乏,使得出版商与电子图书作者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只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电子图书的版权保护工作进行完善,最终才能够促使我国电子图书出版工作实现长久健康地开展。 2.1法律保护 在电子图书版权保护工作中,其核心内容便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家层面,针对知识产权公布了众多法律条规,完善了有关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体系,优化了电子图书出版活动的法律环境,使得电子图书的出版活动受到了国家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电子图书作者以及出版单位的利益,但是在此过程中,国家层面还应该针对当前电子图书版权保护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便最终能够为国内电子图书行业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为电子图书行业的开展提供保障[2]。 2.2技术保护 结合当前我国电子图书的开展情况来看,有关盗版电子图书的现象十分猖獗,究其本质来看,盗版电子图书便是对正版电子书内容的无限复制与传播,针对此种情况,相关人员开展电子图书版权保护工作时,需要从电子图书的随意转存以及文本复制两个方面入手,针对这两个方面不断研究加密措施,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杜绝电子图书的随意复制现象,进一步标准电子图书的使用行为,对电子图书的传播源头与传播渠道进行有效限制与管理,从根根源头上杜绝电子图书的侵权现象。 2.3完善许可方法 结合当前我国保护电子图书版权的相关举措来看,完善许可方法为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属于一种开放式的版权保护方式,在使用该方法的过程中,最大特征便是能够以知识共享协议以及公共许可证为核心,使使用者能够针对电子图书资源进行修改与复制,在此过程中,出版商也会通过此过程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有关知识共享的协议总共有四种形式,分别为署名权、非商业用途、不得衍生新的作品以及保持一致,其中保持保持一致指代的是,相关人员只能在知识共享协议的根底上对原有的图书资源进行修改与分发,并且在复制、转存电子图书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保存原作者的署名。在知识共享协议根底上修改或者分发的电子资源不能用作商业用途,不能在原有的电子图书资源上进行在此创作与传播[3]。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够有效遏制电子图书资源盗版泛滥的情况,为维护电子图书作者的正当权益提供保障。 2.4强化公民的法制意识 众所周知,对于电子图书而言,复制其内容资源的本钱接近于零,因此有关电子图书资源的盗版产品十分猖獗,广阔的公民作为电子图书资源的受众,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对保护电子图书的版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单位组织可以在电子图书的阅读网站上推送有关版权保护的内容,使各位读者能够增强自身版权保护意识,自觉抵抗盗版行为,为电子图书行业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有效保护电子图书资源作者的自身权益,可以通过法律保护、技术保护、完善许可方法以及强化公民法制意识四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电子图书资源的传播途径与传播源头,进而优化电子图书资源的开展环境,为电子图书资源的开展提供保障,合理维护电子图书作者的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徐立萍.版权保护强度与图书出版产业效益的宏观关系研究[J].中国出版,2023,446 〔21〕:30-34. [2]姜晓峰.电子书的营销模式及其优化策略[J].图书馆学刊,2023,v.40;No.275 〔2〕:45-48. [3]貟玉芝.试论电子图书出版模式及其版权保护[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4〕:66-68. 作者简介:李沫薇〔1980-〕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吉林人民出版社编辑,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