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大学图书馆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91059

大小:18.44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大学图书馆 调研 报告
大学图书馆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开展,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出现了哪些变化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调研报告,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开展,作为一流大学开展与建设起到重要文献信息支撑作用的高校图书馆得到快速开展。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效劳的学术性机构。大学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快捷的检索手段和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和经验,深刻领会和贯彻科学开展观,对于建设现代大学图书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xx大学图书馆30年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xx大学图书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建设了160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世纪之交,图书馆建设列入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30年来图书馆在根底设施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队伍建设、效劳方式与管理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本完成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图书馆模式的转变,形成了以信息资源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管理办公自动化、效劳功能现代化、效劳形式多样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大学图书馆格局,成为xx大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的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 图书馆的开展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是根底。1978年前图书馆馆藏文献68万册,主要是以采矿、冶金、机械为主的图书、杂志和报纸等纸本文献。30年来图书馆的馆藏体系、资源结构、数量都发生巨大变化,根据xx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的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图书馆拓展了藏书的学科覆盖面,在高校图书馆中较早地引进了sci、elsevier、eivillage、springerlink等大数据库和“超星〞、“万方〞、“网上报告厅〞等数据库镜像站,形成了纸本资源、电子资源相结合、涵盖了我校多学科的文献资源馆藏体系。目前图书馆现有文献总量已达370万册,其中电子资源140万册,纸本文献220万册,成为文献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之一。 图书馆作为“211工程〞、“985工程〞公共效劳体系建设的重点,先后建设了图书馆主机控制、网络系统、无线上网、平安监控系统等,为实现图书馆网络化信息化奠定坚实根底。引进和集成了国内处领先水平的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采访、编目、典藏、流通、阅览、期刊、统计、公共查询、系统管理等业务流程的计算机管理,开展了基于web的预约、续借、订购征询和推荐、催还、预约借书、图书外采等网络化的信息效劳。应用interet网络技术,实现信息传播网络化,57种中外文全文期刊和文摘数据库、国家标准、重要会议文献、重要报纸等全文和二次文献数据库全天候地供师生使用,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快捷的信息资源支持。 图书馆由早期的单纯opac(联机公共检索目录)书目信息联机查询开展到数字化信息较为丰富、功能多样的7×24小时的集联机查询个人借阅信息、预约借书、读者荐书、电子书刊全文在线阅读、文献数据库检索、随书光盘阅读、联合目录查询、网上信息资源导航、视频文献在线阅读、学位上提交、网上书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网上信息效劳体系,使读者能够方便地获得最新的文献信息。完成了“xx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工作,实现了学位论文的网上提交及其和全文的在线阅览。为读者提供了随书光盘的在线阅读或下载效劳,开通了“网上报告厅〞视频效劳系统,建立起教学参考书数据库。图书馆所提供的各种网上信息效劳使传统图书馆效劳功能得到了延伸。2023年,图书馆主页及数据库点击量超过2500万次,sci、cnki等数据库的使用率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2023年到馆人数120万人次,图书借阅量到达75万册。 图书馆坚持“读者至上,效劳第一〞的理念,效劳模式从“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效劳为主〞。建立起开放的管理和效劳体系,实现全方位的开架借阅的效劳方式;周开馆时间由原来的70小时到现在的90小时,网络实现24小时全天候开放,成为读者可利用学校网络在异地使用的大学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全方位快捷的信息效劳。 通过有方案的培训工作,包括选送非图书馆专业的本科生和大专生参加国内外的图书情报专业进修学习、到美国appalachianstateuniversity进修等;30余人进行在职硕士学位进修和岗位培训,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图书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对于开展现代图书馆起到关键作用。 多年来,图书馆一直在为读者提供一个优良的阅览环境而努力。通过对目录大厅的整体改造、书库布局的调整、阅览室布局、大厅增加阅览桌椅等方式增添了书香气氛。通过门禁管理系统、消防系统、平安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开架书库的借、阅、藏一体化和真正意义的开放式。读者入馆后可以不受限制地进入每个书库和阅览室阅览与学习。屡次举行大型文化讲座、数据库讲座、中外文图书展示等,营造了一个文化浓厚的图书馆文化生态环境。图书馆已成为学生学习、交流、交往的优良场所。 作为教育部首批批准的29个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之一,图书馆为xx大学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23年科技查新数量到达260余项,查收查引1900项,有力地支持了广阔教师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承担着全校大学四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任务,以及网络学院的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开展了网络化虚拟参考咨询工作,利用网络为广阔师生提供各类图书馆常见问题和学科问题的咨询,进一步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30年来图书馆以“读者至上,效劳第一〞为办馆宗旨,受到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的一致好评。先后获得xx大学先进单位、XX市科教工委党员立项先进单位、本科教学一等奖、校园平安先进单位、三八先进集体、十佳校园网站、优秀党小组等荣誉。xx大学图书馆已成为文献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效劳优良的高校图书馆,以其特有的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等功能和先进信息传播技术,在科技创新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建设现代化大学图书馆 xx大学要建设一流大学,文献信息资源要先行。我们必须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认真客观分析当代大学图书馆开展的趋势,积极应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对文献信息需求的新开展、新变化,建立与高等教育开展相适应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应当清醒的看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多元化、信息资源品种趋向多元化、获取与利用文献资源方式的多元化、效劳的个性化、共享平台和多向交流等成为大学图书馆的开展方向。为此,xx大学图书馆必须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做好规划、真抓实干,以建设开放式、复合型、国际化的现代大学图书馆为目标,大力推进文献资源建设、技术支撑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和环境建设四大建设。把我校图书馆建设成为一流的高校图书馆。 (1)建设复合型馆藏体系 文献资源建设是根底,要实现纸本资源、电子资源、数字资源的良性信息资源结构,在不断增加馆藏资源的根底上,拓展文献资源的使用权范围。要针对大学图书馆的功能,加大教学参考、工具书、标准、科技信息、专利等类型文献资源的建设,形成纸本资源、数字资源共存并有机融合的藏书体系,为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不断增强我校科技文化的软实力。 (2)建设数字化图书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开展,传统图书馆形态正在发生变化:internet加虚拟信息资源所构成的信息空间降低了用户对实体图书馆的依赖,通过网络利用图书正在逐渐成为读者获取最新知识的主要方式,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我们要在数字资源建设根底上,加大技术支撑力度,抓住开展机遇,加快网络化、数字化的步伐,构筑网络化、数字化的文献信息效劳体系,用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多元化的效劳手段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积极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为读者提供利用、传播、分析信息的技术平台、检索平台和互动平台。 从整体上讲,图书馆正处于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的转型期。但高校图书馆在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效劳上更有其特殊性,其传统功能不可或缺。因此,应通过大力建设有限物质空间图书馆与虚拟数字资源相结合的复合型图书馆,满足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特殊性。数字化是图书馆的开展趋势和方向,在传统图书馆的常规功能建设的同时,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进程。以传播手段的大改革、大创新增强文献资源的控制力、影响力。传播手段创新事关文献资源信息的传播能力,是推动图书馆开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因特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开展,文献信息产品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加快构建传输快捷、适应个性化的传播体系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数字图书馆建设,为读者提供公共效劳的新平台、创造广阔的文献信息空间。 在技术保障上,以满足对文献资源的获取多元方式为根底,为读者提供传统借阅、自助借阅、网络传输、无线阅读等方式和远程访问与全天候访问、异地使用本馆资源、24小时不间断效劳等的技术平台。 (3)建设效劳主导型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要始终坚持为读者效劳,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效劳为根本,建立多种形式的效劳功能,由单一的为读者效劳,向咨询效劳、数字效劳、个性效劳相结合的复合型效劳转变,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 要开展信息资源挖掘整合利用,使读者能通过统一界面无缝地检索到各种信息。应充分利用网络拓展图书馆的效劳功能,建立图书馆信息门户,积极推进网上虚拟参考咨询、网上用户培训、网络信息导航等工作,做好各种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开辟个人网上图书馆空间,在线参考咨询效劳,开展定题效劳、跟踪效劳等个性化效劳。 要大力开展科技检索查新效劳功能,为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做好参谋,为科研课题的立项选题创造条件。 (4)建设国际化文献资源共享的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是国际科技信息的会聚中心,是师生掌握国际科技开展前沿的窗口。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开展的今天,一个国际化图书馆是高校开展的重要标志,开展国际化文献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实行国际化的重要方面。目前,我们已与国外200余个图书情报单位建立了资料交换关系。我们还将有方案地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国际化文献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校外访问认证系统、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开放存取(openaccess)、多渠道的信息资源共享方式,实现图书资料、科技信息互通共享,为师生员工提供更加广泛的国际文献资源。 (5)建设高水平文献信息队伍 要根据高校图书馆开展规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培养造就一批热爱图书馆事业、热心为读者效劳、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业队伍,形成有利于激发图书馆队伍富有生机活力的体制。图书馆馆员作为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的加工者,提倡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快捷的文献信息效劳。要引导馆员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追求与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开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互动开展和双赢。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提供高质量的读者效劳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所有工作都要以读者为中心。图书馆流通、阅览效劳要以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效劳为标准;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效劳要以为读者教学、科研提供深层次文献分析成果为己任;图书馆的网络和技术要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图书馆业务的正常开展提供可靠的保证。通过改革创新,不断用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树立全新的效劳理念、建立全新的管理机制、实行全新的运行模式,使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得到不断优化,始终保持最正确状态和最高效率,从而满足高校师生教学、科研的需要。 (6)建设大学图书馆系统 用科学开展观统领图书馆建设,落实到各个环节,使图书馆开展与建设更加符合时代的新要求,适应xx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需要。根据x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