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浙江三市学习考察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83102

大小:24.15KB

页数:1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浙江 学习 考察报告
2023年浙江三市学习考察报告 2023x年9月下旬,市委组织部有关同志就干部教育培训、学问分子和非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改制企业党建等工作到浙江省宁波市、温州市、绍兴市进行学习考察。考察中听取了当地组织部门领导的有关状况介绍,与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沟通,并结合我市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学习考察状况如下。 一、浙江三市的根本状况 宁波市、温州市和绍兴市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活泼地带,是经济进展较为兴旺的地区,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宁波市是对外开放市和副省级规划单列市,下辖6个区、2个县、3个县级市,总人口543万人,2023x年,全市GDP达1400多亿元,财政收入230多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23元,农夫人均纯收入5400元。温州市是沿海开放城市,下辖3个区、2个县级市、6个县,总人口750万,2023x年全市GDP达1055亿元,财政收入126.6亿元。绍兴市市下辖1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总人口433万,2023x年全市GDP达900亿元,财政收入75亿元。 二、三个城市相关工作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一〕思想解放,观念超前,有敢为人先的精神。 宁波、温州和绍兴的经济快速进展,一个重要缘由就是他们思想解放,观念新,思路新,有一种敢试敢闯的精神。 在温州进行学习考察,印象最深的还是温州活泼的民营经济。温州是我国市场经济最活泼的地区,又是我国最具民营化特色的区域。至2023x年,民营经济在温州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到达90%以上,民营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数的比重为98%,占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到了温州才知道很多全国名牌产品出自温州的民营企业。至2023x年,温州市已有的4个中国著名商标均为民营企业所获得,29个省名牌产品、33个省有名商标也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所拥有。其中包括正泰、德力西、天正、华仪等公司的工业电器,报喜鸟、庄吉、法派和美特斯邦威等公司的西服和休闲服,奥康、康奈、吉尔达、东艺、红蜻蜓等公司的皮鞋,以及大虎打火机公司的防风打火机等。制鞋业是温州民营企业最大的产业,最初根本上都是手工操作,至今根本上都接受了机械化生产线。在温州鞋业龙头企业奥康公司里,从意大利和台湾引进的生产线即达10余条。有的制鞋企业还引进了自动化设备,接受了机器人操作。服装业是温州其次大产业,在温州西服业的报喜鸟、庄吉、法派等龙头企业中,普遍接受了国外引进的先进装备和工艺。报喜鸟、庄吉等公司还引进了意大利的服装设计师和工艺师。工业电器是温州的第三大产业,正泰、德力西、天正等温州工业电器的三巨头都已经局部接受了自动化、半自动化的装备和技术。 在温州民营经济之所以进展起来,除了自身的动力和内因外,与温州政府的“无为〞为之供给了重要的外部环境,努力降低企业经营本钱分不开,可以说,没有这种“无为〞,温州的民营经济或许早就胎死腹中了。在个私经济和民营经济进展的初期,很多做法都是不符合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经常会引来“姓社姓资〞的争辩,温州人提出,凡理论与实践发生冲突时,先听从实践。对民营经济不压制、不取缔,只要不是上面明令禁止的,就都让它进展。政府和政府官员的这种“无为〞需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需要极大的士气和胆识。这种“无为〞供给了“温州民营经济〞产生的政治环境。于是,个体工商业、效劳业、家庭工厂纷纷建立,雇工经营、合股经营等新的经营模式不断涌现。 学习考察过程中,我们猛烈地感到这些地方的组织工作也具有这个特点。三个城市非公有制经济进展比拟早,进展比拟快,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显得越来越突出,在没有国家政策指导的状况下,早在1986年和1987年,宁波市和温州市就乐观探究非公有制经济党建的形式和方法,建立了浙江省第一批私营企业党支部。组建中,他们不争辩、不动摇、不停步,不断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目前,三个城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截止到今年6月份,宁波市应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3004个,已建2790个,占应建的92.9%;温州市应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2219个,已建2219个,占应建的100%;绍兴市应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1883个,已建1806个,占应建的95.9%。温州市在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中明确提出“固定职工50名以上的企业要有党员,正式党员3名以上和固定职工100名以上的企业都要建立党组织〞的要求。为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温州市不断开阔思路,实行落实责任分片、协调部门合力、催促企业协作、选派干部指导等方式抓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宁波市针对组建工作的实际,探究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体系,形成了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村企联建、挂靠联建、区域组建、行业组建等六种模式,使组建工作得以顺当开展。 〔二〕思路宽,起点高,以大气魄把工作定位于全国范围。这些地方在谋划工作时,坚持高起点、高站位,把各项工作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确立自身定位,誓争一流。宁波市在99年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素养人才引进培育假设干意见?,提出了“经过假设干年努力,根本形成与宁波市跨世纪进展和提前根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适应的人才资源优势,逐步建成长江三角洲的人才高地之一〞的战略设想,着力把宁波市建成区域性人才集聚和辐射中心、人才培育中心、高新技术研发和转化中心、人才培植中心。去年7月,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把人才作为全市经济社会进展"一号工程"来抓,要把宁波建成人才的乐园,初步形成了宁波的人才政策环境优势。〔一〕突破户籍政策。在全国领先推出了全日制高校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可在全市范围先落户后就业的措施;推出了到县〔市〕工作的硕士及50周岁以下副高职称以上人才,可在中心城区落户,并放宽随迁人数的限制;出台了?宁波市外来人才各种方式参与宁波建设的意见?。〔二〕开通绿色通道。改"审批制"为"准入制",依据就地、就近、便利的原那么办理引进手续,同时还实行了政务公开和限时效劳等措施,缩短了办理的时间,为各用人单位"抢夺"人才争得了主动。〔三〕加强财政支持。对能担当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或者对本市产业进展有重要作用的高级专家以及院士,依据实际分别赐予200万元以下和500万元以下的科研专项启动经费,对企业引进的博士后每人资助4万元。去年以来仅宁波高校市政府就专项拨出1790万元,通过建立8个重点试验室〔争辩所、开发中心〕的形式,重点资助了近10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改善科研条件。保税区投入了1亿多元用于创立宁波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开发区人才工作经费投入达812万元;11个县〔市〕区也都分别每年支配了300、200、100万元左右的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四〕改革支配制度。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支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实行了分级分类管理;实行岗位工资制,落实单位内部支配的自主权,使收入向做出显著成果和突出奉献的人员以及单位需要的高素养人才倾斜。用搞活支配来集聚人才。〔五〕挖掘专家潜能。放宽了局部高级专家的退休政策;允许专业技术人员业余兼职。 为了形成宁波的人才创业环境优势。他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建立了领导合同制。市里特地成立了人才资源开发办公室,层层建立了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了对人才工作的量化考核.其次确立了引进机制。以实施"1111引才工程"为重点,全面实行引才、引智、引项目三位一体全方位推动的战略。实行了:一是领导引才。市领导带头实行引才指标责任制;二是筑巢引才。建立了保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目前已形成19名由博士和教授组成的企业经营者队伍;与浙大合作,建立了浙大科技园宁波分院、浙大宁波博士后工作站;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合作投资2.7亿元建立兵科院宁波分院;与中科院、清华高校等20多所国内重点高校院所建立校〔院〕市合作关系,建立了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争辩生来甬挂职的工作基地;三是搭台引才。拨款350万元举办了两届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技术〕项目洽谈会;四是腾岗引才。各级分别任命了引进人才担当宁大校长、分院院长、科技副县长等一大批重要岗位;五是智力引才。实行"柔性流淌"政策,突出以项目引人才,上半年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外地甬籍高级人才的调查,已建立了总数达6368人才外地甬籍高级人才库;六是网络引进。通过用人方式的创新,初步为各类人才,尤其是高素养人才跨地区跨国界"流淌",制造了一种简便、易行、高效的新模式。第三强化了培育机制。重点抓了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和优秀中青年人才的培育,实行了:一是定向培育。已选送39名优秀在职中青年人才赴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送优秀学科带头人到国外深造,首批已落实3人,其次批8人正在落实之中;二是合作培育。与国内重点高校合作开办15个紧缺急需专业硕士班和争辩生课程进修班,开办9个公务员高级研修班,设立"清华远程教育站";三是结对培育。将"4321人才工程"人选与国内高级专家结对。通过重点培育,去年全市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名,其次层次2名,进入"151人才工程"的人选已达10名。第四强化了鼓励机制。建立人才公正竞争机制。去年全市破格晋升的专业技术人员近2700人,市政府已对三位科技创业功臣颁发了每位30万元的科技创新特殊奖。 〔三〕紧贴中心,效劳大局,有猛烈的进展意识和效劳意识。这些地方的组织部门把促进经济,效劳进展作为衡量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 2023x年,三个城市的组织部门进行了机构改革,科室设置和人员配备表现出精简、高效的特点。宁波市委组织部设11个处,定编73人,实有人员57人;温州市委组织部设10个处,人员48人;绍兴市委组织部设11个处,人员43人。 我们在温州考察学习期间,温州市在全市机关部门正在开展一场“效能革命〞,使我们猛烈的感受到了温州人保持自我加压、居安思危的意识。 温州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生存命题〞到“进展命题〞的跨越,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他们也猛烈的感到:当前全国各地的进展竞争格外剧烈,特殊是区域经济进展对软环境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软环境已经成为一种高潜质的进展资源。在这种状况下,假设稍有松懈,就会失去机遇。失去一次机遇往往就会失去一个进展阶段,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要想在新一轮进展中赢得主动,就必需下大力量改善进展环境。在今年初温州市开展的“温州学全国〞解放思想大争辩活动中,很多干部群众提出,机关部门存在的有令不行、办事拖拉、吃拿卡要、态度刁蛮等痼疾,已成为温州寻求更大进展的严峻障碍。为此,温州确定开展“效能革命〞,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以软环境促进大进展。效能革命重点解决机关效能不高的问题,制造体现温州速度的“效能〞,为经济社会的进展制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温州的再次腾飞。 温州提出,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东风,动真的、来硬的、抓实的,以铁的决心、手段和纪律,抓好机关作风建设。为此他们从制度建设入手,出台了三个配套文件?市直机关效能监察假设干意见?、?市直机关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假设干意见?、?公务员力量建设和绩效考核假设干意见?。建立了效能制度:办事公开制度、窗口式集中办理制度、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AB岗工作制度、办事时限制度、拒绝事项报告备案制度、实行重要岗位轮岗沟通制、投诉查实下岗制、机关工作人员末位淘汰制、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提出了“四项禁令〞: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对违反禁令者,一律严峻 处理,情节严峻或造成恶劣影响的,予以辞退或开除,违反禁令者所在单位的领导要负连带责任。建立健全经济进展环境投诉中心和效能监察中心,全权负责接受投诉和查处工作,坚决做到投诉必查,违反必究。这些制度措施特殊具体、操作性强,保证了活动开展不走过场,使这此次效能革命真正产生了效果,实现了长效管理。 座谈中,三个城市的组织干部谈组织工作必谈经济,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他们的大局意识、进展意识和效劳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也都把组织工作和经济进展紧密联系起来。绍兴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