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县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77106

大小:21.83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经济形势 分析 调研 报告
县经济形势分析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县上下按照“围绕五县思路、实施五主方略、强化五重举措、打造五个xxxx〞的总体要求,围绕年初制定的开展目标,认真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县经济延续了一季度开局良好的稳健态势,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容无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运行的根本情况 初步核算,今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27477万元,同比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350万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69739万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159388万元,增长15%。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今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54135万元,同比增长11.2%,其中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9637万元,同比增长13.7%。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0441万元,同比增长3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441541万元,同比增长39.4%。传统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冶炼、建材、电力生产与供应、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到达77.8%,同比分别增长36.4%、52.6%、26.2%和2023.7%。 (二)农业生产稳步开展。今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5169万元,同比增长3.1%,农村经济来势向好。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受粮价稳定上涨和中央鼓励粮食生产政策的推动,农户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共完成春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9.8万亩。其中油料作物3.4万亩,同比增长1.4%;棉花1350亩,同比增长12.5%。养殖业继续呈增长态势。今年开展生猪74.1万头,增长0.2%;家禽出笼426万羽,增长4.9%;羊出栏2.5万只,增长5.1%;水产品产量1.1万吨,增长6.9%。 (三)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奉献率提高。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达52%,拉动gdp增长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主要特点:一是效劳业开展加快。全县营利性效劳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4%,较上年同期加快30.8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效劳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较上年同期加快11.9个百分点,其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增长30.4%,较上年同期加快25.2个百分点。二是金融业稳步增长。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4742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59326万元,比年初分别增长2023.6%和5.8%。三是旅游业稳步增长。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8%。 (四)内需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增速稳中加快。今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581万元,同比增长41.4%,增幅同比提高9.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2-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逐月上升态势,分别为27.3%、35.3%、40.6%、39.8%和41.4%。其中城镇单位与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同比分别增长40.1%和45.9%。消费市场持续活泼。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886万元,同比增长17.6%。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117950万元,增长18.7%,乡村实现零售额14236万元,增长2023%。分行业看,零售业和餐饮业增长速度较快,分别到达18.7%和24.9%,分别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1和7.3个百分点。 (五)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一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4341万元,同比增长40.7%,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7554万元,增长52.5%。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31元,同比增长13.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742元,同比增长20.6%,增幅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6月末个人存款余额532892万元,比年初新增72449万元。三是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趋好。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4202343万元,增长39.4%;实现利润总额8125万元,增长26.2%;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到达32023.2%,同比增长6.6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从我县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开展历程看,工业、投资始终是推进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从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上述主要支撑点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从生产角度来看,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生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将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 x202x年,我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3∶39.0∶35.7,工业占gdp的比重为33.5%,到达三分之一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到达43.6%,是全县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当前,我县工业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行业结构方面。全县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冶炼、建材、农产品加工、电力生产与供应已成为我县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其中冶炼与建材企业总数占据“半壁江山〞,到达39家,占规模工业企业的47%,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1.1%,且大都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将被淘汰企业,行业结构不优。同时,我县新兴产业(如光伏产业、生物制药、装饰新材料)才刚刚起步,成长壮大成为支柱产业仍有待时日。 规模生产方面。首先,企业规模总量不大。在83家规模工业企业中,无论是从投资规模、还是财政奉献率上看,没有一家能真正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大幅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开展的骨干大型企业。其次,企业生产形势堪忧。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短缺、电力供应缺乏等生产要素的影响,局部企业已关停或搬迁。另外受国家产业调控政策的影响,冶炼建材产业中的局部企业,如龙溪水泥、双龙焊剂、兴发电熔、特种焊材等将进行改制、重组整合或升级改造,年内有可能关停,退出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再次,开展后劲缺乏。全县132家重点财源建设工程中,工业工程21个,其中续建工程8个,新建工程13个,这些工程中年内可能建成投产的仅有宏宇科技、鸿运服装、深冠华矿冶等3家企业,远远不能满足全县经济增长的需要。 国家政策调控方面。国家统计局“十二五〞时期,将大力推动统计制度改革,推行“四大工程〞建设,我省从今年开始将全面铺开。今年4月和5月,国家、省、市统计局专门组织进行了根本单位核查,我县迎接了省市检查,结果喜忧参半。主要问题是企业生产状况和数据质量。同时,从今年8月开始,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县118家“三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21家、资质以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14家)都将全面实施“一套表制度〞,推行联网直报,这些企业将直接向国家和省上报数据,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如何衔接历史数据、保证数据质量将成为此次统计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从需求角度看,投资消费形势不容乐观 投资增长工程支撑缺乏。今年我县132个重点财源建设工程方案投资38.8亿元,这根本包括了202300万元以上的所有投资工程,即使全部按方案完成,与固定资产投资年初方案68亿元相比,仍有近30亿元的差距,,压力不少。另外,局部重大工程开工缺乏,重大工程支撑乏力。央行屡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收紧流动性,影响了工程资金的筹集,土地利用指标紧张,征地拆迁更加困难,制约了局部工程建设,投资后劲受到较大影响。消费增长空间有限。一方面,受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及“家电下乡〞消费空间的逐步饱和,这两大消费热点将进一步降温。另一方面,今年物价呈上涨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热情。 三、对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建议 (一)实现全年预期目标的支撑因素分析 今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作出了部署,x202x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15%。要实现这个目标,根据生产法进行测算和分析,三次产业的支撑条件分别是: 第一产业增长4%。从今年农业生产形势和历年来全县农业实际情况分析,在不发生重大旱涝灾害和畜牧业生产出现较大滑坡的前提下,根本可以实现。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2%。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4%,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3%,这是实现全年目标的关键点之一。我们初步测算,实现36.5亿元的工业增加值,至少应完成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增长30%以上,难度很大。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5.2%。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看营利性效劳业税收、财政一般公共效劳支出及客货运周转量增幅能否分别到达30%、35%和15%以上,从今年开展趋势看,预计目标可以实现。 综上所述,今年我县gdp增长15%预期目标的主要难度在工业,其次是第三产业。任一环节的支撑数据缺乏,都将影响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保持规模工业快速增长是关键,部门数据有效衔接是根底。为此我们建议: 1、做优做强企业,着力调整工业结构 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大力开展新兴产业,从根本上改善我县工业经济结构。当前,一方面要做优做强骨干企业。要加大对现有企业群体的支持力度,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把小企业做大,把大企业做强。鼓励扶持东港锑品、舜皇米业、新龙矿业等骨干企业通过升级改造,继续靠大靠强。引导双龙焊剂、兴发电熔、湘江焊剂、特种焊材、辉华焊剂等企业按照国家产业要求整合开发,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另一方面,要加快工业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大力开展新兴产业。围绕x202x年工业重点财源建设工程,重点抓好白牙市工业园内的创辉电子产业园、楚天医学产业园和井头圩镇的光伏产业园建设,引导大企业进驻产业园,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改变我县工业产业结构不优的局面。 2、破解瓶颈制约,保证企业正常生产 针对当前我县规模工业企业开工缺乏的现状,需要积极破解瓶颈制约。一要破解生产要素形成的瓶颈制约。要全力保障工业企业各根本生产要素供应,确保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推进。经信、电力、石化、交通等部门要加强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市场供需情况的调度,及早发现薄弱环节,妥善处置供求矛盾,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二要全力破解政策因素形成的瓶颈制约。要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建立和完善扶持企业的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鼓励机制,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确保工业经济稳步开展。 3、认真调查摸底,积极做好“入统〞工作 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今年下半年可以分两次新“入统〞一批规模工业企业。建议由县政府牵头,召集经信委、统计、工商、税务等部门,会同各乡镇场和工业园区对全县所有工业企业进行一次排查摸底,建立全县工业企业名录库。并对初步具备“入统〞条件的企业再进行深入调查,掌握根本情况。然后按照规模企业入统条件,统筹规划,认真搞好具备条件企业的“入统〞工作,切实做到不漏统、不错统,保证应统尽统,确保真实反映我县工业经济开展现状。 4、紧盯工程建设,增强工业开展后劲 今年要紧紧围绕21个工业重点财源建设工程,按照年度考核根本建设内容,严格落实到位。一要跟踪效劳在谈工程,保证签约一批、立项一批。对楚天医学产业园、风能发电厂等在谈工程争取尽快做好勘探设计、申报衔接工作,争取早日立项。二要跟踪效劳签约工程,保证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对创辉电子产业园、永州欧迈服饰、天润新能源(二期)、怡民电子等工程,要创造条件,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三要跟踪效劳开工工程,保证竣工一批、投产一批。对永州宏宇科技、光伏产业园、深冠华矿冶等已经开工的工程,积极搞好协调效劳,确保工程尽快见效。此外,要抢抓机遇,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符合产业政策的大工程,好工程,补充工业储藏,增强工业经济开展后劲。 5、加强部门协调,齐力确保目标实现 今年以来,县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