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镇江白鹭岛历年音乐节活动的分析和发展策划 文献综述.doc
下载文档

ID:676677

大小:33.50KB

页数:1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对镇江白鹭岛历年音乐节活动的分析和发展策划 文献综述 镇江 白鹭 历年 音乐节 活动 分析 发展 策划 文献 综述
对镇江白鹭岛历年音乐节活动的分析和发展策划 文献综述 令人心醉的音乐节,如今已遍及世界各地,你想知道它的来历吗?早在十一世纪末,法国南部的诗人中出现了一些侠客。他们不仅像慨仗义,还能赋诗奏乐,到处游吟歌唱,被人们称为“游唱诗人”,十二世纪中叶,这种游唱诗人之举已传到法国北方及德国、意大利等地。到了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法国的游唱诗人每年定期举行音乐竞赛这就是最早出现的音乐节,这种风气首先传入英国,后又风靡全世界。比较著名的音乐节有:一八五七年创始的英国“享德尔音乐节”;一九零零年创始于美国.“伯利恒巴赫音乐节”;一九二零年由著名指挥家国沙尔克和大作曲家施特劳斯等人促成创始的“竿尔斯堡音乐节”等。伴随音乐节的诞生,欧洲还出现了音乐节协会组织。仅一九七九年,欧洲各国就气组织过一千一百次音乐节:其中评价最高的要数科雷特音乐节和萨尔斯堡音乐节。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音乐文化传统的国家。建国后,社会主义晋乐事业日益发展,我国也举行了音乐节活动,其中尤以上海之春音乐会、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羊城音乐花会、琴台音乐会为盛大,他们为不断活跃的人民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1国外文化产业的理论流派 1.1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所提出的“文化工业”是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的。“文化工业”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多诺 (TheodorW.Adorno)、霍克海默(HOrkheimer)、本雅明 (walterBenjamin)等。“文化工业”理论主要体现在一系列著作中,如《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艺术和大众文化》、《文化的肯定性质》、《论流行音乐》等。霍克海姆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专门写了题为“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的一章来展开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文化工业”概念具有特殊的内涵。 首先,它并非一个中性概念,而是具有强烈的批判色彩。他们认为,文化工业受满足“大众”需要的商业力量所操纵,以娱乐消遣为目的,丧失了作为艺术本质的否定与超越精神,丧失了艺术价值。 其次,“文化工业”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化形态。文化工业只承认效益,它破坏了文艺作品的反叛性,造成了艺术形式的终结。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看来,文化工业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借助于大众传媒而广泛流传于大众之中、并服务于大众的通俗文化,而是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工业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它是以市民大众为消费对象,把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哲学等融合在一起,在闲暇里操纵人的思想和情感,压抑人的个性,消除人的反叛意识,维护和巩固现存社会秩序。 由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受制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所以阿多诺等人对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的批判和否定有片面和偏激之嫌,但他们关于大众文化内涵、特征、功能的揭示,确实反映了发展文化工业的消极方面。这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在今后发展文化产业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化产业化工程中的技术标尺和人文内涵问题,警惕商业资本与意识形态对人们可能构成的隐蔽的操纵。 1.2英国文化学派—基础理论 英国文化学派又叫伯明翰学派,其对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研究被称作基础理论。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标志着英国文化学派的成立。英国文化学派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部分观点,又对之后的美国文化产业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起到了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英国文化学派为大众文化高唱赞歌,他们认为人并非由于文化工业变为了“单向度的人”,而是经过了编码和解码两个环节,也就是文化产品对人的影响及人们对文化产品的反馈,即大众并非是对传播者传播的文化品的简单接受,而是对这些文化品进行选择和再生产。这就形成了伯明翰学派对法兰克福学派一些理论的对抗。英国文化学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特里·伊格尔顿等。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有:①拒绝高雅与低俗的传统划分,取消文化产业中审美标准的首要地位。②文化研究的重点转向流通过程,更关心文化产品的用法与用途。③认为文化产业的文本是开放的,受众虽不参与内容的生产,却可以参与文本的解读,从而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接受文化产业产品。 2 国内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发展 2.1我国文化产业的提出与发展 北京市研究部门早在1988年就提出过发展文化产业问题。1991年,国务院转发《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启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1993年12月,《中国文化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文化部领导的讲话,提出“在改革中发展文化产业”。这是我国政府文化行政部门领导人首次全面阐述对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性意见。实际上,当时南方一些城市已经在探索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实践。1989年到1994年,深圳先后建设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村”和“世界之窗”主题文化公园;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夕、“上海大剧院”等文化设施也在尝试市场运作。1996年,全国涌现了一大批文化企业集团,广州日报集团、羊城晚报集团、南方日报集团、经济日报集团、北京歌华集团、上海文汇新民集团、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深圳书城集团等相继成立。 2.2我国文化产业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术界开始对文化产业理论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内涵研究。孙安民在《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的行业门类的总称。圈李思屈,李涛在《文化产业概论》中讲到“文化产业,简单的讲就是把文化的内容进行产品化的生产、交换和消费。”顾江在其编著的《文化产业经济学》中总结出文化产业应该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文化产业是生产、提供同类或具有密切关系的文化产品、服务的企业的集合。(2)文化产业应该以利润为追求目标,是否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也是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根本区别。(3)从产业功能上看,文化产业以满足市场的精神需求为主要功能。(4)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文化产业可以分为内容产业和媒介产业两个互为补充、互相交叉的产业门类。 2.3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胡惠林(2000)提出,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能把经济全球化片面地理解为可以不顾国家利益的完全的经济自由化或产业发展自由化,市场经济的最高原则仍然是国家利益,因此,文化发展战略确定应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只有选择了这样的战略前提,中国文化产业的安全才是有保障的。张晓明(2006)提出要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规律,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他将我国文化产业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北京、上海、广州以及东部发达地区大城市等。第二板块为各省会城市,以及中部比较发达地区。第三板块为农村地区和广大西部地区。具体制定发展战略时要实施区域差别性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实施区域协同性发展战略,全国发展一盘棋。韩骏伟,胡晓明在合著的《文化产业概论》中,针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研究文化产业空间发展规律对于科学制订区域文化产业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观点主要有: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要以区域经济文化格局为依据;促使区域文化产业与文化企业的趋集中化运动,实现生产力的集约化发展;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的合理分散,实现文化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刘早(2008)在其学位论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中总结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选择之路,要以教育为基础,以特定产业为发展动力,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 3 大型户外音乐节产业 中国的大型户外音乐节始于 2000 年的迷笛音乐学校,几年后,一个校园内部的摇滚狂欢变成了摇滚爱好者的集体节日。2004 年,迷笛音乐节第一次搬到校外,于北京雕塑公园举办,只有 10 元的票价象征迷笛音乐节已经开始向商业化市场化迈进。而2002 年的丽江雪山音乐节,堪称中国第一个正式按照国际惯例和操作方式举行的大型户外音乐节。2004 年,以“中国摇滚的光辉道路”为诉求点的贺兰山音乐节则是第一个实现了盈利的户外音乐节。之后,大型户外音乐节逐年递增,除音乐节形象代言人的迷笛音乐节从无间断地每年定期举行以外,2007年,另一个品牌音乐节——摩登天空音乐节开始正式登场。两年后,摩登天空厂牌的另一招牌“草莓音乐节”和《音乐星空》杂志主办的“张北音乐节”先后高调开张。这期间,夹杂着几届不算很成功的草原音乐节。短短十年时间,大型户外音乐节从举步维艰到遍地开花,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2010 年的大型户外音乐节更是呈现出井喷的态势,你方唱罢我登场,直叫人看得眼花缭乱。五一假期,不单北京有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两大音乐节的对台戏,京城之外也同时上演着易县露营音乐节和成都热波音乐节;五月中旬紧跟着吉他中国音乐节、西安草莓音乐节。暑期档音乐节更加频繁,北京地区的无限星空音乐节、长城探戈坞森林音乐节、门头沟京浪音乐节、顺义杭盖音乐节、房山长阳音乐节、蓟县盘龙谷音乐节,北京之外有第二届张北音乐节、鄂尔多斯草原音乐节、西湖音乐节、长沙橘洲音乐节今年的大型露天摇滚音乐节突然密集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更别提十一的镇江迷笛、丽江雪山、北京摩登天空、朝阳公园世界城市音乐节等几大品牌音乐节了。曾经难得一见的大型户外音乐节变得触手可得,“去露天摇滚现场,过自己的青年节”,从奢侈的一年一次两次变成了不可开交的赶场。 最先吃螃蟹的都得到了实际的益处,于是各地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大型户外音乐节的感召力,把音乐节看成是金字招牌,纷纷为音乐节提供审批上的便利,甚至主动提供免费场地和部分制作经费,以争取音乐节的举办权。这使得音乐节的成本压力大大降低,音乐节的组织和举办变得相对容易很多。今年,成都热波音乐节、鄂尔多斯音乐节、丽江雪山音乐节、山东泰山国际音乐节、第二届张北草原音乐节、北京长阳音乐节等等无一不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支持。 另外,地产商的积极介入对音乐节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推动。8月份在延庆探戈坞音乐谷举行的长城音乐节、9月份在顺义安利隆山庄举办的杭盖音乐节就是与当地地产开发商的合作成果。 无论地方政府还是地产商,所有对音乐节的支持都是为了借音乐节的号召力来提升地方形象和知名度。支持的背后,是旅游业的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长远战略眼光。而音乐节本身的盈利空间则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商,音乐节不再是几个理想主义者的单打独斗,巨大的运作资本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个朝阳产业。但音乐节多了,规模等同、阵容相似、风格雷同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目前大多户外音乐节都在复制迷笛音乐节的运作模式,连续三四天,几十、上百支乐队轮番上场。国内的乐队名单由于过于相近,已经不足以对观众构成绝对的吸引,看各个音乐节的宣传文案,往往会发现,大家打的都是外国乐队的牌。也就是说,邀请来哪支境外知名乐队,成了音乐节之间最主要的区别以及各自的卖点。比如今年十一,镇江迷笛音乐节请来 Shadows Fall 和 Soulfly 两只美国著名重金属乐队参演,摩登天空音乐节则请来山羊皮乐队的主唱 Brett Anderson 来压轴。而张北音乐节在去年邀请来Trip hop鼻祖Tricky获得巨大赞誉后,今年又邀请到来自英国最负盛名的传奇乐队KillingJoke 加盟。 其实,虽然同属摇滚爱好者,但观众欣赏趣味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有的喜欢沉迷在安静抒情的民谣中,有的喜欢在电子乐中舞蹈,有的喜欢在重金属音乐中 POGO 释放多余的荷尔蒙,拼盘的音乐节很难一次性满足一个特定口味的观众群。迷笛音乐节早早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在音乐节内部做了几个分类的舞台,综合摇滚、重金属舞台、民谣舞台、电子舞台等等几个部分,其他音乐节也纷纷效仿。如此一来,特色又成了共性,特征不明显、面目模糊是大多数音乐节共同的软肋。 特色决定魅力,也决定了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迷笛有青年文化氛围,摩登有流行时尚的特色,但这些都还是综合音乐节,其实完全可以尝试做电子音乐节、嘻哈音乐节、重金属音乐节、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