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防范飞单自查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72235

大小:20.65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防范 自查 报告
防范飞单自查报告 篇一:银行预防飞单感想 银行预防飞单的感想 针对近一段时间,银行业频频爆出的员工私自参与民间借贷、飞单等现象,我行领导审时度势,深入基层网点,向一线员工宣讲总行关于防控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飞单等违反规定行为的精神,防微杜渐。 近期多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频频出现“飞单〞现象,局部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在银行网点擅自销售未经商业银行纳入销售渠道的金融产品,频频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作为现今这个竞争剧烈的银行业的一员,我们却不能对竞争对手的丑闻感到一丝的喜悦,而是带来深深的反思,飞单这一现象对银行声誉造成的打击是消灭性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我行未来的开展和产品的推广也会造成不利影响。飞单现象的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银行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工作人员无法抵御金元诱惑导致的。根据对原因的分析和对上级支行精神的领会,我网点领导及时调整对策,加强员工教育,将问题消灭在摇篮里: 第一,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防止理财人员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私售其他金融产品,最终导致银行信誉受损。对于理财产品的销售,严格区分营销人员和操作人员权责,严禁理财经理操作前台销售系统,擅自销售非银行金融产品。同时贯彻落实二级复核制度,复核人员严格履行复核授权职责,认真核准每一笔理财产品的销售,保证不发生销售“飞单〞现象。第二,加强对理财人员的培训教育,在理财产品销售中,应当合法合规,充分向投资者提示投资风险,不得为了卖出产品而损害投资者利益。在理财产品销售的过程中,要向客户充分提示风险,理财不是储蓄,会存在一定投资风险。不能为了增加收益,卖出产品而向客户推销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金融产品。第三,明确自身责任,作出书面承诺。在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学习培训之后,针对不同岗位员工,印制承诺书,将规定落实到纸上,让每一名员工都能了解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用书面承诺书的形式明确责任,使员 工们能够体会到身上沉甸甸的承诺,更好的防止糖衣炮弹的侵蚀。 “飞单〞,民间借贷的现象不会马上消失,银行与它们的“战争〞也不会停止,是因一己私利而殃及池鱼,还是为了长久开展而亡羊补牢,相信我们每一名中行员工心中早已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篇二:银行应如何防范“飞单〞带来的风险 银行应如何防范“飞单〞带来的风险 “飞单〞事件纠纷会给银行带来不同程度的声誉风险甚至是信用风险。那么,银行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努力减少“飞单〞、以消除相关事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呢。首先,建议改革一线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的薪酬体系,尽量缩小官方销售理财收益与“飞单〞收益之间的差距。建议银行从根本上改变一线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特别是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的考核机制,将一线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真正视作销售经理看待,在赋予其较大量工作任务同时给予相应的高比例提成作为回报。银行应认识到,在国内现有的市场和法制环境下,无论是否“飞单〞,银行自身可能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而“飞单〞的工程往往是风险更高的。与其如此, 不如高薪养廉,通过缩小官方销售理财收益与“飞单〞收益之间的差距,釜底抽薪,从根本上削弱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冒险参与“飞单〞的动力。当然,与此同时,银行对于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在专业能力、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以及对其收入结构的调整、销售业绩的严格量化考核等都要相应跟上,才能最大程度到达促进销售、提升收入、防范风险的目的,否那么那么有可能适得其反。 其次,持续加强银行内控体系建设及员工道德教育,对“飞单〞行为进行不定期排查,严厉查处涉事人员。 “飞单〞事件实际上暴露出的是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到位的老问题。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是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实力、防范操作风险等的关键。但当前商业银行局部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知缺乏,片面认为内控就是建章立制,而缺乏对员工内控意识教育及内控制度责任感灌输,对员工不遵循规章制度,违章操作的行为有所姑息,没有切实履行有效的惩治制度,甚至长期缺乏对员工的考核、评定,导致局部员工长期违规而未被发现。 同时,频频发生的“飞单〞案件也凸显出防范客户经理/理财经理道德风险的重要性。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站在商业银行客户营销的第一线,不仅是商业银行的利润中心,更是商业银行的风险聚焦点。如果某个理财销售人员的职业道德出现偏差而银行未能及时发现,必然会发生风险事件。 因此,银行要切实防范“飞单〞案件发生,一是必须持续加强自身行内控体系建设,确保各流程、各岗位均在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下开展相关业务活动。二是应严格把好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准入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三是对“飞单〞行为进行不定期排查,对于有违规行为的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立即采取开除等严厉处分手段,对涉事支行行长等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也要采取相应的处分措施,以儆效尤。 第三,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对“飞单〞行为的识别能力及风险意识。 “飞单〞事件中的很多受害者,之所以放心购置理财产品,就是误以为客户经理/理财经理背后代表的是银行信誉。对此,银行应加强投资者教育,针对性提高投资者对“飞单〞行为的识别能力及风险意识。例如,应在营业场所对银行官方代销和“飞单〞销售的主要不同点及可能后果给予提示,提醒投资者对于收益率不正常偏高、托管账户不在本行的理财产品要特别提高警惕;同时,要教育投资者理财产品与银行存款存在本质不同,逐步培养“买责自负〞的意识;最后,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坚持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并定期抽查,假设发生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客户、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第四,严格遵照监管要求,合法合规经营。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的呼声日益强烈。如美国政府将松弛的消费者保护视作导致次货危机产生并蔓延的原因之一,并于202223年推出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将此前分散在多个联邦银行监管机构的消费者保护职能集中在了新成立的、相对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香港那么于2023年6月成立香港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以“先调解,后仲裁〞的方式,协助解决金融机构与个人客户之间的金钱纠纷,申索金额最高可达50万港元。中国银监会也于2023年11月正式成立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代表消费者维权并查处违规的银行。 具体到理财产品销售,银监会于2023年发布的关于标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代销代理其他机构发行的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或股权性资产的,必须由商业银行总行审核批准。今年2月,银监会又向各地银监局下发了关于2023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银行出售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时,需在宣传销售文本中公布所售产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系统〞的唯一登记编码,未登记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律不得销售;并提出研究建立银行业理财师资格认证分级体系,网上理财师继续教育培养体系,培养专业化的理财业务从业人员;以及引导银行逐步在营业场所设立有明显标识的理财产品专门柜台等。 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对于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标准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等正在逐步形成全面、系统的管理思路。未来银行亟需遵照监管要求,不断提升自己业务经营的合法合规性,防止可能的合规风险。 第五,必要时可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2023年初,华侨银行状告业内知名的第三方理财公司恒天财富一事曾引发业界极大关注,事情大致经过是:一位华侨银行前员工跳槽到恒天财富,通过原来同事的私人关系向华侨银行客户兜售信托产品。以往相关银行对此类事件往往是在内部低调处理,但华侨银行这次的应对却很“硬〞,一 方面将本行涉事员工开除,另一方面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恒天财富告上了法庭。 虽然法律界对于恒天财富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还存在不同看法,但华侨银行敢于利用法律手段、还击第三方理财公司“飞单〞行为的做法还是值得银行同业深思和借鉴。未来,商业银行也可以考虑在必要时采取法律诉讼等公开手段,斩断第三方理财公司拉本行员工下水的“黑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然,从长远来看,要想从根本上遏制“飞单〞现象,更有赖于国内理财市场、法制环境的逐步完善以及投资者风险承担意识的真正建立,这必将是一个任重道远、长期曲折的过程。银行需要提高警惕、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招商银行东营分行 篇三:防范理财产品飞单业务风险论文 防范理财产品飞单业务风险论文 。防范理财产品飞单业务,需强化员工行为管理,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和企业诚信文化引导,培育忠于职守、老实守信,爱行敬业的职业道德和依法合规、遵章守纪、合规操作的职业行为习惯。落实员工行为排查,加强交易行为管理,对违规违纪行为员工进行严肃问责。 自2023年11月,中鼎系列产品违约无法兑付,理财产品飞单业务浮出水面后,银行员工私售非本行代理的第三方理财产品引发的纠纷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如何控制和防范飞单业务的发生,也一直是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一、理财产品飞单业务特征及表现形式 传统意义上的飞单,是指销售人员利用本公司的资源和渠道拿到本公司客户的订单,却将其私自转让给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对手并获取高额收益的行为。而银行员工理财产品飞单业务,指银行员工利用自身客户资源及销售渠道,私自销售非本行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行为。构成银行员工飞单业务通常具备三个根本特征,一是利用银行员工身份进行推介,二是利用银行营业场所和渠道进行销售,三是收取销售佣金。从私售的产品看,包括基金、保险、信托、资产管理方案等产品,而尤其以投资起点较高的信托方案、私募基金居多。 从银行员工的参与形式看,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是“机构飞单〞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