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火灾群死群伤加剧原因分析及其对策.docx
下载文档

ID:669830

大小:18.49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火灾 群死群伤 加剧 原因 分析 及其 对策
火灾群死群伤加剧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中国的gdp连续多年均保持了8%的高位增长,却鲜有人知道每年因公共平安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这些问题每年夺去了20多万人的珍贵生命。其中火灾是危害最持久、最惨烈的灾害之一。我国每年因火灾死伤的人数都在几千人。据公安部统计,2022年共发生火灾254811起,死亡2497人,伤320238人。这伤亡的几千人中,占大多数都是由于群死群伤造成的。另据统计,20世纪全世界一次性火灾死亡超过20230人的大火26起,其中我国就占3起,烧死1250人,可见我国火灾群死群伤形势之严势,已成为当今必须认真研究和发求预防措施的新课题。 火灾群死群伤加剧的原因剖析 一、消防平安意识知识缺乏,自救互救能力差,是导致群死群伤的关键性因素。为了解市民的平安意识和能力水平,近来,我们设计了一份有关公共平安性问题调查问卷,就2023个日常公共平安问题随机询问了328位市民。结果发现,市民不仅平安意识薄弱,而且连一些根本的平安能力也不具备,甚至还有一些“致命〞的错误认识。 在“身处公共场所时,您是否会先观察紧急出口和疏散路线。〞的调查中发现,仅有23%的被调查者答复“是〞,其余均表示没想过,甚至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未考虑过公共场所会发生突发平安事件。不仅如此,在之后的消防平安常识调查中,答案更是把戏百出。当笔者问“火灾发生时,您是否会就近乘坐电梯逃生。〞时,尽管绝大多人都表示不能乘坐普通电梯,但仍有2023多人答复“是〞;在“您会使用灭火器吗。〞的调查中,87人中只有11人表示“会用〞,并陈述了正确的操作方法。最令笔者哭笑不得的还是“您会哪些急救方法。〞,有人表示“只会掐人中〞,有人表示“会处理中暑〞,只有极少数人懂得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 目前,由于人们的消防平安意识差,缺乏根本的防火灭火知识和技能,特别是疏散逃生的专业常识,火场上不能有效、科学地组织人员疏散和开展逃生自救,已经成为火灾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一些公众场所工作人员,不会报警,不会处置初期火灾,不会组织人员疏散,甚至自身都难以逃命。 二、高温、浓烟、毒气使人快速窒息、昏迷。装饰装修业的迅速开展,各种豪华装饰装修难以防止要大量使用易燃可燃“软包装〞材料。而这些易燃可燃高分子材料,在火灾时燃烧迅猛,并大量产生有毒物质,特别是co、hcn、so2等,侵害人体的上呼吸道,导致人员窒息,中毒死亡。燃烧区烟雾温度极高,容易加速热对流,加快火势蔓延,扩大火灾恶果。据查,人在燃烧区烟雾中滞留3分钟,就会失去自控能力,5分钟就会致人死亡。 三、平安疏散不畅,无路可逃生。无数群死群伤火灾案例说明,平安疏散通道不畅是造成火灾人员伤亡的根本原因。当前一些建筑,特别是影剧院、歌舞厅、大型商场、商住楼、市场、宾馆饭店等公众聚集场所,在平安疏散方面的隐患着实令人担忧,大量疏散楼梯间、通道上成了杂物、货物堆放地;有的事故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不起作用;有的出于防盗考虑,对房间门窗设置严密的防护系统。这往往适得其反。 四、发现晚,报警迟,贻误逃生施救时机。造成火灾人员伤亡,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往往都是火灾早期未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置,以致控制不了火势,逃生无路可走,通信线路被烧断,无法及时报警,得不到有效的救助,很容易困死火场。 五、设施不到位,小灾成大难。人员伤亡大多发生于火灾开展和猛烈阶段。如果能够把火灾控制在初期阶段,就能有效防止人员伤亡。而初期火灾的处置,必须依靠建筑自身消防设施发挥作用。目前,建筑消防设施欠帐问题直接制约着初期火灾的处置,一些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公共场所的消防给水、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自动排烟、防火、防烟分区等设施极不完善;有些夜总会、卡拉ok厅、消火栓、灭火器等最根本的消防设施、器材不到位,根本无法扑灭初期火灾,控制不住火势蔓延。 防止与减少火灾群死群伤的对策 对策之一:强化意识。加强消防平安教育。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消防法律法规,高度重视提高人们的消防教育工作。要制定长久规划,把消防平安教育作为提高百姓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要使每个人都应做到“三会〞:会报警、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 对策之二。加强培训。急救培训是自救互救的法宝,各级平安行政管理部门要常年举办培训班,加强以火场逃生自救为主题的消防平安教育培训,提高火场人员自我救护和平安疏散技能。通过班训使学员掌握常见病的鉴别,掌握心肺复苏、排除气道异物,创伤烧伤等根本技能,以及在火灾事故现场的正确自救与互救方法。通过学习急救知识,不断提高全民的自救、互救意识,也使死亡、伤残率大大降低。在救护他人的同时,也能及时制止他人对自己不正当的救护,以提高生命质量。 对策之三:强化管理。特别是公众聚集场所,必须要把平安疏散设施建设与管理放在首位,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三点:一是疏散通道设置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标准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的要求,充分保障疏散通道的疏散能力。二是火灾事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疏散诱导设施,要设置标准、齐全完整,保障平安,随时好用,发挥效能。对于重要场所应在醒目位置张贴人员疏散示意图,起到提示和警示作用。三是强化平安疏散设施的日常检查。防止在楼梯走道、平安出口设置障碍,堆放杂物,严禁公共场所营业时间随意锁闭通道门、平安门;大型活动、电影放映等应派专人值守平安门,切实保障疏散通道的随时、长久通畅,做到万无一失。 对策之四。增强预警能力。要加强值班守护,充分利用现代报警、通信手段,提高火灾预警和监护能力。控制建筑装修,加强消防设施,严管电源火源,预防火灾发生和扩大。 对策之五。把好验收关。一是严把建筑装修关口,严格控制装修材料的使用;二是严把消防设施关;三是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和管理,力求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5页 共5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