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52441

大小:38.35KB

页数:2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设施 蔬菜 产业 发展 情况 调研 报告
关于县设施蔬菜产业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xx市多经站关于对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开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xx县农业技术推广效劳中心蔬菜办迅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题调研组,进入蔬菜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蔬菜产业开展现状 近年来,xx县把开展设施蔬菜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思维定势,坚持行政推动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大户带动和群众参与相结合,建龙头、扩基地、增效益,蔬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呈现出高点规划、高速推进、高标生产的强劲开展势头,逐渐成为xx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设施蔬菜8300亩,其中日光温室4000亩、大棚4300亩。主要种植品种有番茄、尖椒、茄子、黄瓜、圆白菜、架豆角、大葱、大白菜等,2023年蔬菜产量预计达20万吨,设施蔬菜产量可达1.6万亩。 二、存在问题及主要做法 制约xx县设施农业开展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差,根底设施脆弱,抵御灾害的能力不强;二是市场发育程度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开展趋势仍不适应,产业化龙头企业极少;三是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菜农素质较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四是效劳和销售网络不健全,农民缺乏积极性。总体来看,我县的设施蔬菜产业在不断的开展壮大,但是比兄弟县县仍有较大差距。 1、品种布局。目前xx县棚室蔬菜栽培的品种以黄瓜、番茄为主的果菜类和以芹菜、小白菜为主的耐寒性叶菜类占到棚室蔬菜总面积的80%以上,草莓、红提、枣等特色设施果树产业也有种植。 2、生产设施。保护地是蔬菜生产的主要条件,尤其种类较多,大中小拱棚、温室。就保护地种类比例看,仍以地膜覆盖的塑料大棚为主,目前温室仍以蔬菜生产为主,名优特色品种甚少。从整体设施水平来看,已根本形成了温室、大中小棚及地膜覆盖相配套的保护地生产体系。 3、技术水平。多年来,xx县蔬菜生产经过农业科技人员和菜农的共同努力,精心研究开发,大力引进推广,总结出了一系列先进成熟适用的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其中蔬菜优良品种得到全面普及,推广度达80%,正是由于这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全县蔬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4、市场流通。目前蔬菜交易市场1个,年交易能力30万吨。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开发格局。全县主栽品种有番茄、菜豆、黄瓜、辣椒等,分别占到全年蔬菜总播面积的80%、总产量的90%、总产值的80%。产品在本地销量占总产量的85%,外地订单蔬菜占15%。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还未能完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市场销售半径很短,没有形成“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 5、基地建设。2023年,xx县建立设施农业园区6片,每片占地面积20230至202300亩不等,主要以公司+基地+合作社的模式经营,经营品种主要有火龙果、草莓、枣树、红提葡萄、樱桃番茄等特色产业;蔬菜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由0.3%增加到1%。这些基地的形成,有力地带动了全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开展。 三、主要措施和做法 1、坚持规模推动,放大集约效应。坚持把连片开发作为推进蔬菜规模化开展的有效途径,重点在做大单体规模和膨胀区域规模上下功夫,为设施蔬菜集约开展奠定了根底。一是抓流转夯根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那么,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完善流转管理效劳体系,通过入股、租赁、转让等形式,因地制宜开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形成大户带散户、引领周边开展的良好局面。二是抓区域强辐射。大力实施小区域开发战略,强化核心区建设,在相对集中的区域连片成面,实现优势最大化,产生裂变效应、倍增效应,辐射带动形成了一批成区片、成板块、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示范区。目前,全县蔬菜形成了以林西镇、大营子、十二吐、统部镇和新城子等乡镇为重点的设施园区。三是抓典型重引导。坚持把典型建设作为推进设施农业开展的重要抓手,强化特色培育,着力打造亮点,全县涌现出了温室草莓、连体冷棚红提葡萄采摘形式,以高效果蔬示范、林业生产、生态科普和乡村旅游休闲为特色,以技术为先导,集产业示范、科普教育、观光休闲、农事参与和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另外,北部乡镇由于越冬困难等原因,形成了千亩冷棚设施园区,经营模式主要是以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与企业签订保护价收购订单,由收购企业提供种苗、技术、以及局部肥料等,此种经营模式几大的降低蔬菜价格不稳的风险,效益颇丰。 2、坚持投入拉动,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强化政府扶持。坚持以大投入推动大开展,出台了扶持农业产业化开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专项资金、贷款担保、贴息贷款等方式,引导撬动金融资金向农业领域投放。去年,县财政直接投入设施农业资金达120230万元,对新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补贴,补贴标准是日光温室每亩补贴4万元,塑料大棚每亩补贴7500元(补贴金额按实际面积折算)。特别是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整合扶贫、水利、农业等各类资金,向设施蔬菜产业倾斜。一方面,创新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园区化模式。为推进蔬菜种植实现园区化建设、集约化开展。二是循环生产模式。为节约生产本钱,提高生产效率,十二吐乡苏泗汰村确立了举农牧旗、建生态园、创有机牌、走观光路的开展思路,坚持走“粪—沼—菜〞的循环农业开展之路。即采取粪污综合处理技术将猪舍污水进行封闭式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取暖做饭,沼渣晒干后可以用作生物肥料,沼液进行有氧曝气处理后,出水可到达循环再利用标准,进行农田灌溉,种植有机蔬菜,形成健康可持续开展的模式。三是“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即分户管理经营,合作社重在效劳,依托村组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资料供应、统一技术要求、统一市场销售。统部镇统部村双赢农机合作社采取这种模式,与企业签订保护价收购订单,企业提供种苗、技术以及肥料,使蔬菜种植由个体、粗放经营转为科学、精细、规模经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农户年增收2022多元。大营子乡东升村、新城子镇七合堂村、林西镇新兴村种植草莓、红提葡萄、大樱桃、枣、火龙果以采摘的形式开展特色生态设施农业专,其中2023年红提葡萄和草莓种植成功,获利颇丰。目前,全县开展各类农民种植业专业社300余个,带动辐射农户1.4万户,其中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级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市级示范社。 三、存在问题 xx县设施蔬菜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资金投入缺乏。由于设施蔬菜投资较大,在县财政资金较为短缺的情况下,农户个人难以承受,导致全县设施蔬菜规模不大、效益不好、农户积极性不高。二是龙头工程不多。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不能形成品牌优势。三是技术水平不高。技术效劳体系不健全,蔬菜产业技术人员较为短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普及率处在较低水平。 四、对策和建议 1、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强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强化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用足用好农业扶持资金,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引导全县蔬菜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向开展。高寒丘陵区,以错季菜生产为主,瞄准xx市场,开展外向型蔬菜生产,力争到2023年,蔬菜面积由6.5万亩开展到8万亩。邻近林西镇地区,以高标准设施蔬菜为主,建立城郊型蔬菜生产基地。通过标准园建设,着力提升蔬菜产业化开展水平,力争到2023年,设施蔬菜面积由0.83万亩开展到1万亩。 2、龙头引导、市场运作,推动蔬菜产业全面开展。积极争取上级工程扶持,通过内引外联等多种招商方式,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充分发挥其引导带动作用。在几大种植区域建立集散市场,建立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标准市场运作,扩大市场规模,在基地上建市场,由市场带基地。同时,大力开展蔬菜加工业,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就地精深加工,提高加工、分级、包装档次,努力使无公害蔬菜向工业化批量生产转化。 3、内重培训、外重引进,加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技术操作水平和市场经济观念,真正把农民群众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再教育,促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效劳能力。在重点产业村社,采取聘用农民技术员的方法,解决产业技术指导人员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在日光温室建设方面,积极招聘一批有文化、有种植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分包日光温室的方式驻点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当地“土专家〞、“种植能手〞的作用,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经验。 12 一、xx市葡萄产业开展现状 多年来,在自治区和xx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立足地区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资源优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葡萄产业确定为乌海农业开展的主导产业,坚持“生态、高效、特色、精品〞农业开展之路,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努力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经过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多年的共同努力,乌海葡萄产业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开展格局,呈现一、二、三产业相融互促的开展态势,产业带动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攀升;葡萄与葡萄酒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影响力逐步扩大,对今后市场开拓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2023年,xx市围绕自治区“8337〞开展战略,立足地区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夏季少雨枯燥,冬季气温低,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具备生产绿色、有机葡萄的有利条件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规模开展原那么、企业与基地匹配原那么、差异化原那么、产业集群原那么和品牌战略原那么,无论是在政策倾斜、资金补贴和科技扶持上,还是在示范带动、品牌打造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进一步促进了xx市葡萄产业快速开展,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一是稳步推进葡萄基地建设。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葡萄产业开展的指导意见,规划到2023年,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2023万亩,建成葡萄酒庄13座;文件也制定了产业扶持政策,再次加大了开展葡萄产业的补贴力度,全力支持葡萄产业开展。对新建集中连片50亩以上(含50亩),选用自根苗种植建园的补贴4600元/亩,选用嫁接苗种植建园的补贴6000元/亩;对旧园改造工程一次性补贴2200元/亩;对酿酒葡萄收购价格给予4元/公斤的补贴。此外,还有葡萄产业专项贴息政策和鲜食葡萄进直销店等优惠政策,市级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葡萄和葡萄酒研发及适度规模的优良葡萄品种园和砧木圃建设。截止目前,全市2023年新植葡萄5694亩,全市葡萄基地面积到达近3万亩,葡萄年产量达万吨,年产值超亿元,已成为农业增效、农区居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市涉及葡萄种植、加工、贮藏、流通的企业33家。其中,葡萄酒加工企业3家,年生产能力1万吨;保鲜流通企业11家,贮藏保鲜能力达12万立方米。以葡萄为主题的休闲农业顺利起步,已有2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2家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 二是抓好葡萄工程建设。202322年,xx市吉奥尼葡萄酒业责任公司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园艺作物(葡萄)标准园之一,目前,为了加快现有葡萄种植基地标准化改造,做好标准园示范带头作用,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我市将继续加大葡萄标准园的建设力度。此外,我市正在重点建设优质葡萄品种示范园(优质葡萄种质资源圃)和葡萄优良苗木繁育基地,通过引进国际、国内优质葡萄新品种进行驯化和筛选,合理选用适合当地生态气候特点、市场和生产开展要求的葡萄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区域化,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持续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优质葡萄品种示范园工程共引进国内、国外优质葡萄新品种共84个,其中2023年引进62个,2023年引进22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