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党建调研报告区域化党建调研报告拱墅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中共拱墅区委组织部(XX年10月13目)今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组织设置全覆盖、组织领导区域化、组织管理双重性〞要求,全面推行区域内党组织之间的“联建、联动、联系〞机制,构建了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根底,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通过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充分整合了区域内各种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化了组织设置,标准了运行机制,扩大区域互动,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推动拱墅又好又快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根本概况根据市委组织部有关文件精神和今年3月29日洪永跃副部长调研湖墅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要求,学习借鉴下城区天水街道和江干区采荷街道两种区域化党建模式,今年5月,结合拱墅实际,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拱委组[XX]18号),并且在全区基层组织党建工作例会上,就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会后,区域化党建工作在全区10个街道和92个社区全面铺开,全区10个街道相继成立了区域化党建共建委员会,同时制定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7个街道对社会工作党委成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全区92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党建议事会,同时加强了社区党的社会工作站建设。我区的区域化党建模式:在街道层面,主要是“一会一党委五组〞,建立地区党建共建委员会,作为地区党建共建的最高议事机构,全面组织协调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地区党建共建委员会一般设委员40—50名,由街道党工委委员、规模较大的辖区单位主要负责人、各社区书记、局部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组成。街道社会工作党委作为地区党建共建委员会的日常执行机构。街道社会工作党委下设党群建设、经济开展、平安维稳、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五个专项工作组,负责有关共建项目的具体实施。在社区层面,主要是“一会一站〞,建立社区党建共建议事会和党的社会工作站。社区党建共建议事会设会长1名,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副会长2—3名,由党组织副书记(组织委员)和规模较大的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或办公室负责人担任。议事会成员一般在20—30人左右,由社区党组织相关人员、局部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或办公室负责人组成。社区党的社会工作站站长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工作站常务副站长由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组织委员)担任。目前参与街道层面党建共建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到达375家,通过成员单位的资源共享,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