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调研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23601

大小:22.74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土地 流转 规模 经营 调研 报告
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调研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农村土地流转的根本情况;土地规模经营带来的好处;制约我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不利因素和问题;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几点建议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规模经营逐渐扩大化、流转行为逐渐标准化、流转经营模式逐渐多样化、流转的成果突显效益最大化、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加强了农田水利化建设、推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完善了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土地流转行为不够标准、鼓励机制、保障措施尚不到位、土地少而散无法推进现代农业开展、进一步认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推动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进一步发挥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创立有利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尊重农民意愿,防止一刀切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按照市、区委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的部署,在“三进三帮〞活动中,xx区政协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一道,深入到我区农村,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情况进行调研。先后在局部村召开了两委班子和局部村民代表座谈会,又走访了土地流转的主管部门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将调研情况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根本情况 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改革开展的要求,结合区情实际,把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作为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加速农村开展的有效途径来抓。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那么,严格执行“三不〞规定,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效劳、扩大宣传、落实责任,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土地流转,激发农村群众参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创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热情,有效地推动了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开展。 全区村级耕地面积14.5万亩,其中二轮承包土地面积13.7万亩。农业人口25135人,农业承包经营户6889户。截至202223年4月末,全区土地流转面积35000亩,涉及农户1895户,分别占全区土地承包总量的25.5%和27.5%,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0%和46%。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公布实施,我区农民自发组建专业合作社23个,其中202223年新开展专业合作社12个,比上年翻了一番,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提供了有效载体。我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呈现良好的开展态势。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模经营逐渐扩大化。通过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向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集中,极大地促进了各类合作社的建设,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例如,流转出土地的农户平均每年每亩获得的流转收入,由原来的30元至50元提高到现在的80元至20230元,稻田和菜田高达300元至500元。流转的土地大多实行规模经营。全区规模经营达9116亩,涉及大户54户,其中种植规模在50亩至20230亩的48户,20230亩至200亩的5户,200亩以上的l户。 (二)流转行为逐渐标准化。我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在指导土地流转工作中,始终坚持多宣传、多指导、多效劳。通过有效工作,一方面防止了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越位〞现象;另一方面防止了土地违规流转放任自流的“缺位〞现象。农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土地流转经历了从农户自发随意流转到村中介组织委托流转,从零星流转为主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工程开发流转相结合为主,从口头协议流转向书面协议、建立台帐转变。土地流转市场逐步完善,操作程序不断标准。202223年4月末,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效劳站流转土地4825亩,涉及农户14l户,分别占流转总量的13.8%和7.4%。 (三)流转经营模式逐渐多样化。一是能人大户租赁模式。农民按市场价格把土地出租给当地或邻村的种植、养殖能人开展种、养业。三江省村种植大户田国富,今年初从7户农民手中流转土地200亩种植玉米和大豆。二是股份合作经营模式。能人大户以技术、资金人股,农户以土地经营权量化入股,系统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农户按效劳分配经营收益。九里村水稻合作社采取农民带地入股。三是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效劳站转包模式。群众将土地委托给流转效劳站,效劳站按照群众意愿,将土地租赁给大户或合作社,兴华村玉米专业合作社从效劳站转包土地管理经营。 (四)流转的成果突显效益最大化。我区实施土地流转时间虽短,但效果好,对农村经济开展、农民增收的推动作用明显。农民受惠、经营户放心、政府满意。提高了土地收益。20xx年初,兴华村由9户农民(27口人、18个劳动力)组建的玉米专业合作社,承包了90户农民的1360亩耕地,当年实现玉米总产149.6万斤(亩产120230斤),总收入82.28万元(玉米价格每斤0.55),其中费用支出30.6万元(亩承包费75元、种子、化肥、人工等费用150元),纯收入51.82万元(亩毛收入605元、纯收入380元)。经营土地一项户均收入5.742万元,人均收入1.914万元,是全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3倍还多。同时,9户农民利用农闲和冬季增加收入,秋季9户农民贩运西瓜增收13万元。何立杨、于修华等3户农民贩卖大米,一个多月时间,每户增加收入6000元。于增革、马玉军两户农民分别购置了玉米脱粒机设备,为本村和周边村屯农民脱粒玉米增加收入3万元。兴华村玉米专业合作社9户农民,20xx年户均纯收入实现7.542万元,人均纯收入2.51万元,比兴华村上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四倍还多。土地流转是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 二、土地规模经营带来的好处 (一)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使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畜牧业生产。目前全区养殖户1847户;奶牛规模养殖到达334.户,奶牛存栏7430头,占全区去年年末饲养量的57.15%。 (二)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土地流转使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了优化配置,培育催生了一批农业科技户和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公司+农户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并实行了“七统一〞,即:统一购置生产饲料、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作业标准、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产品销售。同时提高了规模经营的科技含量,开发了麦饭石水稻、无公害小米、玉米、蔬菜、林果等。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了产量,提升了质量。 (三)加强了农田水利化建设。为了使规模经营的土地增强旱涝保收能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兴华村在玉米专业合作社承包的1360亩土地中新打井11眼,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为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实现农业水利化奠定了根底。 (四)推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我区兴华村、九里村通过土地连片开发,规模经营,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兴华村20xx年通过享受农机补贴,购置了904胶轮一台、水稻收割机一台,农用四轮拖拉机已到达480台(套)。九里村水稻专业合作社新购置504拖拉机一台、水稻收割机一台、插秧机4台。 (五)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区兴华村与区种子公司合作培育玉米、小米种植基地,形成科研、示范、生产、销售一条龙。建立蛋鸡产业化链条,实行生产、销售一条龙、一体化。在生猪饲养上,饲养无公害笨猪。专业化生产的开展,促进和明晰分工分业,让留下来的农民专心当好农民,让转出去的农民安心当好非农民,实现了互利双赢,各展所长。 (六)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实行土地规模经营,降低了生产本钱,提高了生产效率,使效益得到极大的提高。我们在调研中,兴华村农民张军说:“我家有5口人,承包土地25亩,种这点地根本不够干啥,如今党的政策好,我又租了农民的土地115亩,合计经营土地140亩,仅种地去年就收入8.47万元,家里还饲养了8头奶牛,收入也有2万多元,我家靠土地规模经营和养奶牛,年收入超过2023万元,我的家庭经济收入接近小康之家。〞 (七)完善了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流转放活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双重经营体制得到进一步升华。从群众自发流转到有组织流转,从小片零散流转到规模集中流转,从地块互换、农户间转包到以土地入股分享收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式、规模、内涵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促进了农村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农村生产力的开展。 三、制约我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不利因素和问题 我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总体上看开展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利因素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①少数村干部思想认识模糊,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土地流转速度不快,规模不大;②土地转租的农户目前普遍存在“三忧〞。一忧土地一旦流转出去,想收回土地经营权时,能不能收回;二忧土地流转后国家的惠农补贴,还能不能长时期发到自己手中。三忧土地流转出去后,外出经商、打工,收入不稳定,失去了生存的最后一道保障,流转期限普遍较短。由于三种忧虑影响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推进速度与健康开展。 二是土地流转行为不够标准。目前,土地流转有一定数量是农户问的自发流转,多以口头约定为主,即使有书面合同,合同文本也不够标准,使流转双方权益得不到保障,一旦遇到纠纷难以解决;有的流转价格确定不尽合理,有些早期流转特别是流转期限较长的,由于没有考虑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等因素,流转价格偏低,造成转出土地的农户经济利益得不到保护。 三是鼓励机制、保障措施尚不到位。从全国看乃至我们区对流出的土地的农民鼓励力度不够,致使农户转出土地经营权的积极性不高,从农村社会保障来看,当前对农民养老保障政策还没有具体实施,不能彻底解决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这是影响土地流转的重要方面。 四是土地少而散无法推进现代农业开展。我区不仅半山区土壤条件差,而且人均耕地少,有的村人均耕地5亩左右,有的村1亩左右。且每户耕地分散在村里的好、中、差三类地块,被分成假设干块。这块收了跑那块,近处种完种远处,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户只能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造成土地、人力等资源的浪费。 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几点建议 我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还处于工作起步开展阶段。按照开展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此,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认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重大意义。加大对土地流转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广阔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只有实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才是现代农业开展的必由之路,才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才是应对市场挑战的重要举措。只有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才能取代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使农业经营逐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适应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的需求。通过宣传,增强干部群众做好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确保土地流转工作健康开展。 二要进一步推动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有多种形式,兴华村组建合作社,九里村股份合作通过土地连片种植,促进规模经营,是一条成功的路子。但全区各村集体经济实力差异较大,投入有限,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村实际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形式,做到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因此,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开辟新的途径,总结经验,正确引导,采取多种形式,科学、有序、标准、有效地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三要进一步发挥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化经营,是实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把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开展结合起来。以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或专业生产大户为载体,拉动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让土地逐步向产业基地集中,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我区林果、奶牛、生猪、禽类、水稻、蔬菜等优势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