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关于加强苏北农村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doc
下载文档

ID:619415

大小:52KB

页数:4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关 加强 苏北 农村 环境保护 调研 报告
关于加强苏北农村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瞿世强〔XX县区环保局局长〕 一、调研背景 苏北地处黄海之滨,紧靠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处在南下北上、东出西进的重要位置,是全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局部。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开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开展,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开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特别是苏北局部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等问题突出,使苏北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目前苏北农民使用的农药中70%是杀虫剂,由于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平安和农业可持续开展构成威胁。苏北农村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广阔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开展,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将影响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农村环境治理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为进一步改善广阔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村整体面貌,笔者深入苏北农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重点是对农村环境保护现状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情况分析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苏北农村由于水污染与水资源匮乏造成农业用水危机,许多地区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给农田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带来污染威胁;由于土地施肥的不合理,过量使用化肥而无视有机肥对土地的作用,造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近年来,地膜的广泛推广及大量应用,虽提高了产量,可由于废弃的地膜不易分解,造成农田污染,成为影响苏北农业持续开展的重要障碍;随着农村人口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农作物秸秆50%以上已弃之不用,假设一烧了之,不但浪费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污染大气、水体,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秸秆季节性燃烧还严重影响交通、输电线路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成为污染农村环境的一大公害。 苏北现有的乡镇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远远大于环境承载能力。少数乡镇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惜以身试法。有的虽有治污设施,但长期闲置,没有正常运行,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河、入海;有的企业甚至私设排口,偷排现象严重;不少锅炉、窑炉、生活大灶烟尘超标严重。 总之,苏北地区农业人口多、经济落后、工业根底薄弱、产业结构及分布不合理的现状,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环境容量弹性小、上游污染物下泄等主客观制约因素的存在,环境压力很大,环境形势非常严峻。 〔二〕原因分析 1.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一是苏北局部地方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开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二是相当一局部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不强,在利益驱使下,在防治污染上消极对待,有的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搞偷排。三是由于对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总体还不够强,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2.乡镇环保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形势需要。一是“兼〞多“专〞少。目前苏北的乡镇环保员大局部是兼职,专职的比例很小,许多工作只能是“点到为止〞,不能深入开展。二是业务不 精。目前镇环保助理队伍学历参差不齐,专业五花八门,急需加强培训。三是人员常变。局部乡镇环保工作人员变动过快,使刚刚启动的乡镇环保工作在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 3.农民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长期以来,苏北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扔;前茬秸秆影响后茬,就一烧了之等等。这种淡薄和落后的环保意识在农民身上根深蒂固,制造污染的主体十分庞大,难以根治。 4.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无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根底设施均供应缺乏,这是苏北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背景。落后的根底设施与日益加大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导致了苏北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 〔三〕对策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开展,是落实科学开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因此,苏北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实现可持续开展。要解决苏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对症下药。 1.加大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宣传。环保部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有方案、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大农村环境宣教活动的力度。把保护环境灌输到每个村民头脑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让农民明白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怎样才能环保。通过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他们树立起农产品质量意识和平安意识,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制定法规,加强引导。应该制定有利于农民节约资源、能源和回收农业废弃物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引导,防控结合,开展生态农业,禁止秸秆燃烧,鼓励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制订农药、化肥等的科学使用方案,禁止使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鼓励使用和推广配方施肥、生物杀虫灭害等技术。推广农村环境保洁,实行农村生活垃圾袋装〔集中堆放,定期收集处理〕,道路、水塘、河道保洁制度。 3.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要加强苏北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那么,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财政政策逐步向农村环境保护如农村环保重点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倾斜。 4.加强地方领导环保培训,完善体制,健全责任追究制。要加强对乡镇领导干部、乡镇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农村环境保护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完善体制,打破部门行业的条块分割,协调各相关部门,依法界定执法职责,将行政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有机结合,科学设定执法岗位,明确执法程序。另外要完善责任追究制,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5.苏北要以建设生态市、生态县、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为抓手,以转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为核心,以“农村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建设生态化〞为原那么,全面推进苏北农村生态建设。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和微生物复原的良性循环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建设和完善垃圾场、污水处理厂等治污根底设施,广泛开展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着力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优美、和谐稳定的新农村。 第二篇: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 农村环境保护是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根底性工作,也是统筹城乡开展、关注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我省农村环境保护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突出的矛盾。如何更好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在保护农村环境中的作用,是各级财政部门应该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xx市辖19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1897平方公里,总人口11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6.16万人,占14.21%,农村人口为97.54人,占85.79%。农业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村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比拟普遍和典型。为此,农村环境保护问题调研小组以xx市为样点,调查了该市xx镇、xx镇等乡镇的局部村,走访了27户农家,采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200份,就农村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调研小组还收集了市农业局、环境保护局等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以此为根据,对我省目前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对调研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 通过对200份调研问卷进行统计,得出结果如下: 1.关于村民环境保护意识问题的统计分析 在统计当前农村的环境污染状况时,47%的村民认为农村环境现在污染很严重,有26%的居民认为污染严重,仅有25%的人认为污染一般,2%的表示不知道,由此可见村民普遍对农村环境存在着担忧和不满。 在统计农村环境状况近几年开展趋势时,82%的村民认为最近几年农村环境恶化了,仅有15%村民认为农村环境最近几年有所改善,还有3%的村民表示不知道,由此可见,大局部村民对农村环境的开展趋势表现出悲观的心态。 在统计农村居民对经济开展和环境保护两者关系时,有62%的村民认为经济开展和环境保护要一起进行,有25%的村民认为要先开展经济后保护环境,有13%的村民认为要先保护环境后开展经济。由此可见,在如何处理经济开展和环境保护两者关系处理的问题上,大局部村民主张两者要一起抓。 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现在村民环境保护的意识普遍增强。 2.关于村民环境保护知识问题的统计分析 在统计村民是否认为农药、化肥会污染环境问题时,有57%的村民认为不会污染环境,有43%的人认为会污染环境。由此可见,有超过半数的村民认为农药、化肥的施用不会污染到环境。 在统计村民是否认为农膜丢弃在地里会污染环境时,有63%的村民认为不会污染环境,37%的村民认为会污染环境。由此可见,大局部村民认为农膜丢在地里不会污染环境。 在统计村民是否知道白色污染为何物时,只有7%的村民非常肯定的知道白色污染为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有93%的村民不知道白色污染为何物。 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村民环境保护的意愿虽然比拟强烈,但环境保护的一些具体知识还比拟贫乏,这也从反面说明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还远远不够。 3.关于村民生产、生活习惯问题的统计分析 在统计村民是否随意丢弃使用完的农膜和农药包装物时,有57%的居民表示会妥善处理使用完的农膜和农药包装物,有47%的村民会把农膜和农药包装物随意丢弃在地里。由此可见,在处理已经使用完的农膜和农药包装物时,还有接近一半的村民采取了不适宜的处理方法。 在统计村民如何处置秸秆时,13%的村民表示会直接燃烧,其他村民采用收集回田或堆肥等方式,由此可见,农村秸秆燃烧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在统计村民对农作物的除虫方式时,只有不到5%的村民采用非药物手段方式除虫,绝大多数村民还是采取了传统的药物除虫方式。 在统计村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时,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有82%的村民会把生活垃圾丢进垃圾箱或垃圾池。没有进行过农村清洁工程的村只有14%的村民会对生活垃圾进行填埋等处理,大局部村民选择随意丢弃。 通过对调研问卷中以上几个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大局部村民改善生活、生产环境的愿望强烈,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有不少村民没有养成好的生产、生活习惯,仍然在不自觉地污染环境。 二、xx市农村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 1.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亮点。 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是以政府力量推动的农村环境治理综合工程,主要目的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从调查的情况看,但凡实施了该项工程的村,农村污染治理状况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例如xx镇虎溪村,该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606户2258人;有耕地800亩,旱土120亩,山林1398亩。通过实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