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全区党群连心工程调查报告为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转变机关干部作风,亲热联系群众,深化了解村情民意,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自2023年开头,齐陵街道组织全街道党员干部开展了以“摸实情、办实事、解民忧〞为主要内容的“党群连心工程〞,规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项目,在全街道形成“组织关心党员、党员分散群众、群众靠拢组织〞的和谐局面。一、实施背景2023年底,齐陵街道对街道党员干部进行了一次深化的调研,经过调研觉察绝大多数的机关干部是认真专业务实的,但2不行否认在个别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浮、粗、虚、松〞等问题。浮,主要表现为,沉不下去、蹲不住。有的干部习惯到村转一圈,当“邮递员〞、“传话筒〞,认为开开会,支配支配,就把工作落实了。有的干部习惯实行“遥控〞指挥,只找村“两委〞干部传达传达,群众长期见不到人影。粗,主要表现为,工作不细致、精细化程度不高。有的干部对上级的政策把握的不准,对村情民意了解的不透,往往就成了“葫芦僧推断葫芦案〞。有的干部标准太低,功夫没少费,但是效果不够好。虚,主要表现为,有的干部工作浮于形式、虚假应付,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做外表文章多、干实际工作少,经不起看、经不起查。松,主要表现为,有的干部精神不3够兴奋,缺乏工作激情,缺乏责任性和主动性,得过且过、不动脑筋、回避冲突,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针对调研中觉察的问题,齐陵街道大胆推开工作转型,创新社会管理,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全面实施“党群连心工程〞,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作为动身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与群众利益亲热相关的现实问题为动力,以党群连心为目标,以街道党工委关心效劳基层党组织、党组织关心效劳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关心效劳人民群众为途径,以真情连民心,以实事效劳群众,在党员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二、主要措施(一)设立驻村指导员做群众“连心人〞。依据了解民4情、改进工作、促进进展的目标,设立驻村指导员,进村入户,广泛开展走访调查,了解群众意愿、觉察解决实际问题,着力办一批好事、实事。一是科学选任。转变过去机关干部“临时性包村〞模式,依据“双向选择、竞争择优〞的原那么,为37个行政村每村选任1名政治素养好、群众观念强、力量水平高、工作作风实的机关干部担当固定的驻村指导员。工作职责可概括为,村情民意的“调研员〞、政策法规的“宣扬员〞、重点工作的“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