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党校系统科研工作会议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612539

大小:18.96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党校 系统 科研工作 会议 报告
党校系统科研工作会议报告 一、充分认识党校科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做好科研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科研工作是党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市市、县党校坚持把科研作为党校教育的根底工作来抓,逐步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培养队伍,各校的科研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效促进了党校教育教学和各项建设的全面开展。仅以市委党校的统计看,“十一五〞以来,全校教职工在各级各类报刊上累计发表论文、调研报告350多篇。其中,在全国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20余篇;在省级公开报刊发表150余篇;在内部期刊发表180余篇。参与编写出版论文集5部,出版著作2部。共有2023余人次教职工参与或自主申报完成省级社科研究课题3项、省校省院合作研究课题1项、XX省党校系统研究课题3项、全国党校系统研究课题1项;完成××市委市政府委托研究课题3项,与党委政府部门合作完成研究课题3项。总体上,市委党校教职工平均每年发表各类论文、调查报告近20230篇,参与完成各级课题3—5项。每年在省、市举办的各类学术理论研讨活动、科研成果评奖活动中,党校教师都有一批论文入选或获奖,屡次受到省委党校表彰。科研工作不断开展,较好地发挥了为提高教学质量效劳,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效劳的重要作用。市、县党校教职工已成为××市社科界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研究力量。 但是,近年来,随着党校教育形势的开展变化,党校科研工作亦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条例和省、市委实施意见的公布,既给党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带来新的良好机遇,但更多的是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条例和省、市委实施意见提出的党校职能定位和任务相比,我市党校系统的科研工作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一是观念不适应。新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省、市委实施意见在重申党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的同时,对党校性质和职能作了新的定位,其中一个鲜明的提法就是提出党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强调要“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要“重视科研对提高党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等等。这是新形势下党校教育职能的扩展,也是对党校科研工作的新要求。但市、县党校的现实情况是,相当一局部干部职工还未完全从传统思维束缚中走出来,有的满足于“职称科研〞,职称上去了就不想搞科研了;有的热衷于“理论科研〞,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坐在办公室搞“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有的把科研当作教学的附属,认为科研工作有空搞一下就可以了;一些党校还没有把教职工从事科研作为硬指标来要求,没有将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党校工作的一项硬任务来完成。反映在科研成果统计上,我市党校系统普遍表现为一般化成果多、高层次成果少;理论研究成果多,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开展实际研究成果少。难以适应党校教育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 二是管理不适应。近年来,随着教师队伍职称结构的提升、特别是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如何构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研工作考核鼓励机制,加强科研管理,成为各级党校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一方面,随着多数教师职称问题根本解决,原有的把取得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挂钩的管理方法,已难以有效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局部教师从事科研的动力和压力有所减弱;另一方面,按照“双轨制〞模式实施的党校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客观上使党校形成了“专业技术人员〞与“参公管理人员〞两支队伍并列的人员结构,而两者的绩效考核方法又不相同,这给传统的科研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带来了新难题。如何在现行人事体制机制下激发、调动教职工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亟需我们研究探索加强和改进科研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建立反映党校教育特点、更具操作性、实效性的科研工作量化考核机制。 三是平台不适应。教学需要“讲台〞,科研需要“平台〞。多年来,我们党校系统在科研平台建设上存在两个缺乏:一是较单一。科研工作根本上是以报刊为平台,教职工的科研成果大多在报刊、主要是省市党校的校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发表了,一项科研工作也就结束了。科研为教学效劳、为党委政府决策效劳的职能未能充分表达出来。二是较封闭。党校之间、党校与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研究机构之间缺乏稳定的科研交流、协作平台,信息传递渠道窄、合作调研活动少,造成市县基层党校科研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相对封闭、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不能有效发挥各自的优势,影响到党校系统科研整体水平的较快提升。如何结合市、县党校实际,创立新平台、打造新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面对上述差距和问题,要促进我市党校科研工作较快开展,真正把党校建设成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质量完成各级党委赋予党校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我们一定要把科研工作放到事关党校职能充分发挥、事业持续开展的大局中来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增强做好科研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以科研工作的新突破带动和促进党校事业的新开展。 二、深入贯彻落实条例精神,推动科研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当前,各级党校正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省、市委实施意见,推动党校建设全面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入学习领会条例和省、市委实施意见对党校科研职能的新定位,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确定的关于党校科研工作的指导方针、任务和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树立新理念、研究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努力推动我市党校系统科研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一,坚持条例确定的党校科研工作指导方针,努力建设效劳党委政府决策的“思想库〞。 按照条例和省、市委实施意见的指导方针和原那么,我市党校系统科研工作要坚决贯彻党的根本理论、根本路线、根本纲领、根本经验,正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国内外、省内外形势的开展变化和本地市情、县情,不断推进对××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开展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同时,突出联系实际的应用型研究,推动市县党校科研工作为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效劳、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效劳,着力构建贴近××实际、具有党校特色、效劳党委政府的“思想库〞。 第二,转变科研导向,大力推进科研工作“外乡化〞、“特色化〞。 按照上述指导方针,从市、县党校实际出发,广阔教职工要转变思路,促进科研工作重点转向对××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开展重大现实问题的调研,突出科研的“外乡化〞、“特色化〞。我们讲深化党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培训质量,重点在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科研工作同样如此。不结合本地实际、没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对提高教学质量、效劳地方党委作政府决策是没有太多帮助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科研工作必须转向“外乡化〞、“特色化〞。广阔教职工要转变思路,坚持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效劳地方经济社会开展大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研究探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带全局性、紧迫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总结分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科学开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典型,多出联系××实际、高质量、有应用价值的调研成果,更好地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效劳。 第三,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带动教学专题库建设,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 教学是中心、科研是根底,这是由党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这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党校建设中,必须把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设立多层次的调研课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带动教学专题库建设,是促进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必要、可行的路子。按照这一思路,要建立推进党校教学科研一体化的领导机制、内部处室分工协调机制,遵循“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的模式来安排教学和科研工作,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要注意发挥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在组织教师开展科研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学员的科研资源,把学员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科研选题的重要方向,联合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使科研活动成为教学专题设置的先导、科研成果成为教学专题的主要内容,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今年3月,市委党校以1号文件的形式发布202223年科研课题设置与管理方法、202223年调研课题指南,学校专门为每个立项课题安排4000—6000元的调研资助经费。各处室教职工按照党校教育培训要求,围绕校(院)“八大教学系列专题〞确定选题,积极组织申报。9月秋季学期开学后,学校又统一安排,集中力量申报××市发改委向全国公开招标的××市“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研究课题,最后成功中标5项。这是我们在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开展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和探索,供各县(市)区党校参考。 第四,以组建“××市开展研究院〞为平台,推动建立开放式科研体系。 为促进提高科研水平,更好地效劳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党校科研工作必须加强同实际工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和高等院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拓宽研究领域和交流渠道。为此,必须建立适应党校科研开展要求、拓展党校教育职能的新平台。今年3月,党校主动向市委上报请示,提出在整合党校原设“××开放经济研究所〞、“××妇女研究中心〞及哲学学会等单项科研载体的根底上,以教研室、科研处为依托、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组建综合性的研究机构——“××市开展研究院〞,以此赋予党校新职能,为广阔教职工开展科研创造更强有力的平台。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在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合办的根底上加挂“××市开展研究院〞牌子。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通过组建“××市开展研究院〞,不仅能为市委党校构建一个新的科研平台,同时也将为全市党校系统搭建一个科研协作、交流的平台。我们坚信,依托各县(市)区党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市开展研究院〞这一平台的作用,将带动党校建立起开放式的科研体系,促进全市党校系统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五,完善考核鼓励机制,为科研工作持续开展提供保障。 加快科研工作开展,管理是根底,机制是保障。面对党校科研工作形势和任务的新变化,特别是人事工资制度改革后党校人员队伍结构实际,我们原有的一些科研工作考核奖励方法已难以适应,主要表现为三个问题:一是简单化,二是数量型,三是力度小。应通过修改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建立起新的科研工作考核鼓励机制。要研究制定表达条例精神,反映××党校实际的科研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新的科研导向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参公管理人员年度履职考核方法,适当加大科研任务的考核比重;要修改完善科研工作量考核、科研成果奖励、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规章制度,推动形成目标明确、任务量化、鼓励先进、充满活力的党校科研管理运行体系,以机制的完善进一步激发、调动教职工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我市党校系统多出成果、出优秀成果。在这次会上,我们要集中表彰一批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并把奖励的重点向县(市)区委党校倾斜,用意也在于此。 三、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科研工作的领导 自条例和省、市委实施意见公布以来,通过不断的宣传学习,应该说,我们对党校科研工作的根本方向、总体目标、任务的认识和把握已逐渐清晰、明确,现在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抓落实。对此提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学校在研究制定建设开展规划时,要把科研工作纳入年度工作方案,与培训、教学方案工作同步安排。校领导班子中要确定专人分管科研工作,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推进会,催促检查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完成调研任务进展情况,帮助教研人员协调解决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合理安排校内专项经费,积极向外争取工程经费,确保科研工作必须的投入。要大力支持教职工“走出去〞开展调研活动,与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到基层、到实际工作部门获取第一手资料,力争每年拿出一批有深度、能够进入教学专题、为党委政府决策效劳的研究成果。要设立课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