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
下载文档

ID:586341

大小:21.71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3 离异 家庭 小学生 心理 问题 分析 对策 研究 课题 实施方案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据中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即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离异家庭子女。 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社会现象。这种现象,随着离婚率的提高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离异家庭的孩子出现问题的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出抑郁、孤僻、自闭等心理特征和不专注学业、打架斗殴、谈情说爱甚至有暴力倾向等行为特点。离异再婚家庭的孩子可能问题更严重。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我国,离婚成为一个社会不容无视的特殊问题,夫妻离婚,不仅会造成彼此心理创伤,而且对孩子身心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极其严重且十会广泛,不仅会遏制孩子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良好开展,而且会导致孩子精神异常甚至心理变态。 事实上,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外表上的,实质上反映的是家庭父母的关系问题。研究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研究父母离异对子女造成的严重的心理伤害以及给孩子带来的诸多心理问题。并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把握他们思想上的热点和盲点。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引导他们注重心理问题的自我矫正。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通过对各个离异再婚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辅导和研究,从而发现问题。运用多种手段解决存在的问题,积累辅导此类学生的经验。 二、课题的内涵界定 离异家庭学生的界定,所谓“离异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和其他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只有父亲或母亲和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离异家庭是指一父或一母与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其子女就是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离异后,使孩子失去了完整的家庭生活,在最需要父母之爱的成长关键时期,不能得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孩子处于父母婚姻危机中,没有人关心孩子的感受,给他们安全感,是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离异再婚家庭学生的界定,离异再婚家庭是指一父或一母离异后又与他人结婚且与子女共同生活组成的家庭,其子女在校学习的就是离异再婚家庭学生。 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以及他们的自身的生活经历,都使他们具有不同于普通孩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孤僻自卑,合作意识差,不乐于也不善于与他人交往;冲动易怒,闯祸打架;行为散漫,我行我素,不原受人管束;个性内向,不合群。 离异再婚家庭子女由于父亲或母亲再婚,情况更为复杂,子女与后父或后母关系处理不好,问题可能会更多。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1、全面了解离异家庭的小学生及家庭情况 (1)进行家访 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家庭成员、父母离婚的原因、家庭背景、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父母再婚的情况等等。 (2)和离异家庭学生谈心 了解离异家庭学生存在的何种心理问题,如果是再婚家庭的孩子往往经历过父母离异之前的争吵、打骂,孩子目堵这些情景一般都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对父或母的再婚,孩子或许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孩子的想法很少有人顾及,孩子又不得不置身于新的家庭环境,有的甚至生活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夹缝中,这让很多孩子都无所适从。 多数再婚家庭在子女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推委、扯皮造成养而不教、放任不管,或把孩子当成“出气筒〞稍不如意就谩骂斥责,甚至拳脚相加。有的由于父母离异或再婚,孩子由祖辈抚养,对孩子缺乏严格要求和催促,溺爱放纵,而造成孩子任性好强等。有的孩子虽跟着父或母生活,但由于父或母的再婚,孩子在新家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性格扭曲,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多疑,自以为是,如果不及时做好家庭工作,孩子就会走上邪路。 因此,通过谈心,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看法、观点,显得十分重要。 (3)向班主任老师里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表现 要对离异家庭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可以进行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离异家庭学生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还要注意寻找时机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离异学生心理失衡的轨迹。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老师的介绍和进行家庭访问。局部学生不愿把心理问题暴露给老师,正面观察收效不大,侧面了解却能掌握真实的情况。 2、离异再婚家庭学生问题原因调查与分析 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分析离异家庭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父母教育知识的残缺,教育子女的失误,不良的生活习惯,缺少父母的关爱等。造成离异家庭学生惯于欺骗撒谎,过分敏感,情绪变化无常,容易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或性格特别孤僻、怯弱、冷漠,有悲观厌世的倾向,尤其是这些孩子都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较强的保护与防范意识,对老师的教育批评往往有抵触对立情绪。 3、针对离异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并付诸实践 (1)与离异家庭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第一阶段: 目标: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利用积极的暗示效应给予学生心理支持; 方法:心理测验、会谈、 过程:1)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那么;2)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咨询过程中给予学生心理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当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时,一面倾听,一面给予同感的反响。鼓励学生将无助、焦虑和痛苦的心情宣泄出来,以释放积郁在内心的不良情绪。同时,适当运用“暗示〞效应给予学生心理支持。在咨询过程中,运用柔和的声音、关切的眼神,鼓励性的话语,形成尊重、接纳、关心的良好气氛,使得学生的身体和情绪放松下来,与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咨访关系,为后来的咨询打好根底,当学生问及能否治好时,给予非常肯定的答复,给予学生治疗的信心 第二阶段: 目标。使用合理情绪疗法、绘画疗法和家庭疗法等,运用认知重建技术改变学生对社会、他人和恋爱观的不合理认知,帮助学生建立有利于其正确、合理认知的良好行为方式。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绘画疗法、家庭治疗等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过程: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根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响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响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响的更直接的原因。 合理情绪疗法是对特定的不合理的认知的矫正,挑战它们的有效性,通过认知重构技术,重新形成李某的更具适应性的态度。 绘画疗法。绘画疗法是心理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是让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言语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从而到达诊断与治疗的良好效果。无论是成年和儿童都可在方寸之间呈现完整的表现,又可以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满足心理需求。任何一个涂鸦、画幅的大小、用笔的轻重、空间配置、颜色、构图等都有着特定的代表意义,都在传递着他的个体信息。绘画是潜意识的表达,绘画应用的是投射技术,绘画的语言丰富、内涵清晰。 通过绘画疗法,了解李某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然后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和发泄。 家庭疗法。家庭疗法一般是治疗者与当事人及其家庭中主要成员一起进行谈话、示范或讨论。家庭是社会群体的根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着各成员的心身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他们所工作、学习或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安宁。建议离异学生的父母在每周的周六,父母双方都放下所有的工作,辞掉所有的应酬,陪孩子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加强心灵沟通。 第三阶段: 目标。回忆总结,稳固咨询效果和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 过程: (1)综合所有资料,结合咨询目标和实施方案,与离异家庭学生一起做一次全面的总结,制定行为改变方案; (2)指出继续努力方向,建议继续保持咨询关系,2个月后联系汇报 (2)做好离异家庭的父母工作 (3)强化班集体的作用,增进人际交往 (4)学会自我调节,唤起对生活的热爱。, 离异家庭的孩子也需要亲情,但教师不能替代父母,所以,当他们面对困境时,教师要“授之以渔〞,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教师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并且一事一教育一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增强自信。在关爱和帮助的同时,所有教师都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发现确实存在的学生的心理问题,认真研究诱发原因,有针对性进行辅导、矫正。否那么,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再矫正就费时费力。教育好离异家庭的学生不仅要有爱,而且还要注意恰当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离异家庭学生的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使这些受过心灵伤害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脸上重新绽开灿烂的笑容,使他们与正常家庭学生一样拥有一片蔚蓝的、晴朗的天空。 三、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调兵山市第七小学离异家庭学生 (二)研究的方法: 1、访谈法。 通过对离异家庭学生家访,与离异家庭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从而总结一些个案特质。 2、探究法。 探索离异家庭学生代表性的个案,从而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个案特点。 3、调查研究法。 了解离异家庭学生家庭、社会背景,分析和发现他们存在问题的原因。 4、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离异家庭学生个案的研究,从而得出离异家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四、研究实施步骤 1、2023年4月----2023年7月: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1)进行调查研究;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 (3)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4)建立研究制度。 2、2023年8月----2023年7月: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1)召开课题开题会,明确课题实施方案。 (2)对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 (3)开展系列课题研讨活动,组织实验教师开展课题实验研究。 (4)阶段性课题研究总结,形成中期研究报告。 (5)调整修订课题实施方案,深化课题研究。 3、2023年9月----2023年12月: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1)整理分析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形成文字资料,包括课题工作总结、教师研究论文、学生成长个案等。 (2)召开总结交流大会,申请课题结题。 (3)总结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通过多种形式交流。 五、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本课题组研究成员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品德素养,对科研工作有热情,能自觉主动地投入于科研研究中。 2、主研人员在学生心理问题方面中已有一定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果。 3、申报的课题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并保证充足的时间研究。 4、学校给予本课题以充足的研究经费。 六、成果形式 1、研究制度的建立; 2、学生成长个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