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导致职业中毒案例分析1胶粘剂的种类及生产、使用情况胶粘剂是指能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质或异质物质紧密地粘结在一起,固化后在结合处具有足够的强度的物质。胶粘剂的种类按其主要成分分为:有机胶粘剂和无机胶粘剂两种,有机胶粘剂包括天然胶粘剂(动物胶、植物胶)和合成胶粘剂(热塑性树脂胶粘剂、热固性树脂胶粘剂、橡胶型胶粘剂、混合型胶粘剂);无机胶粘剂分磷酸盐型胶粘剂、硅酸盐型胶粘剂、硼酸盐型胶粘剂和玻璃陶瓷及其他低熔点胶粘剂等;从形态分为水溶性胶粘剂、溶剂性胶粘剂、乳液性胶粘剂和固体性胶粘剂等。随着改革开放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开展,胶粘剂生产和使用企业日益增加,目前我国约有67000余家胶粘剂生产和使用企业,其中生产企业1500余家,品种3000余种,年产量300万吨。主要应用于木材加工、建筑、包装、服装、轻工、机械制造、制鞋、箱包生产、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广告宣传、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邮电等领域,木材加工胶粘剂需求量约占60%左右,建筑业约占22%,箱包和制鞋业分别占6.2%和4%。2胶粘剂的主要职业危害胶粘剂对机体的影响是因其组成胶粘剂的化学成分不同导致对机体健康损害不同,胶粘剂可致皮肤损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窒息、肺部疾患、胃肠功能失调、神经系统病变、生殖毒性,造成肝脏损害、心血管损害、造血系统损害,甚至导致癌症的发生。3胶粘剂中毒案例案例一:苯中毒1997年7月,某独资制鞋发生3起含苯汽油胶粘剂中毒事件,中毒的3名患者均为女性手工刷胶工,发病工龄1.5年。中毒表现为接触胶粘剂2小时后,自觉胸闷、恶心、全身无力、视物模糊、四肢麻木,以致于抽搐昏倒。现场检测苯、甲苯、二甲苯、汽油浓度均严重超标。1997年9月,某服装公司实习生在无任何防护设施的条件下,用氯丁胶粘接皮衣4-8小时后,10人发生苯中毒。2022年3月,某包装公司81名包装工人中有12名发生慢性苯中毒,其中重度中毒6人,死亡1人。2022年4月,某箱包加工生产企业,涂胶作业工人因苯中毒致10余名农民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案例二:正己烷中毒1999年,广东某皮件厂和某地私营箱包生产企业分别发生4例和6例涂胶工慢性正己烷中毒事故,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下肢无力,病情进行性加重,发病者接触胶粘剂工龄4-6.5个月。案例三:二氯乙烷中毒1992年,广东两家外资玩具厂先后发生4例因使用含二氯乙烷的3435胶水及其他有机溶剂粘合生产玩具,导致1,2-二氯乙烷急性中毒,造成3人死亡,接毒工龄为1-5个月。4案例分析胶粘剂引起的职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