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丙烯酰胺中毒事故分析丙烯酰胺(polypelaganmide)为白色结晶状固体,中等毒性,水溶性较强,其单体可经皮肤、粘膜、呼吸道与胃肠道吸收。经皮肤吸收为消化道的200倍,毒代动力学研究,通过14C丙烯酰胺示踪显示:丙烯酰胺被人体吸收后可很快分布到全身,以血液中浓度较高,在体内有一定蓄积作用,当体内蓄积剂量到达130mg/kg,对人体神经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就会造成损害。1材料北京市郊区的1家主要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化工厂,2022年3月新添置了一条丙烯酰胺单体的生产线,当年4月份开始生产,每班5名工人,分2个班次,6月初陆续有7名工人出现恶心、手指无力,手部脱皮、四肢乏力等病症,其中2名严重者出现了喝水时呛水、走路步态不稳、双手颤抖、用餐持筷、书写持笔困难“等病症,被送入医院治疗,后经北京市职业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诊断为职业性慢性中度丙烯酰胺中毒〞。2现场调查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此次发生事故的结晶车间建筑面积1000m2,车间内无整体机械通风设施。车间内安装了4条丙烯酰胺生产线,设备均配有局部排风系统,生产线要用密封式生产,接触丙烯酰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部位主要在包装岗位,位于车间入口处。车间内设有更衣室及淋浴设备,配有防护用品(像胶手套、防毒口罩);职业中毒事故发生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对该车间作业环境进行现场模拟检测。3检测方法及结果酰胺类化合物现场检测方法。实验室检验方法为气相色谱分析法。结果:经模拟检测车间作业场所空气中丙烯酰胺、氢氧化钠、盐酸、粉尘等有害物质浓度均在国家标准限值以下。4分析及讨论4.1事故原因分析参考有关文献,对这起丙烯酰胺中毒事故进行分析:根据对事发单位负责人、生产工人询问及对该企业事故车间询问现场调查,分析造成此次事故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液体物料在管道中提前聚合的问题。为尽快有疏通被阻塞的管道,工人经常不戴个人防护用品,用手去去除管道中的聚合单体(粉状),手及上肢皮肤经常直接接触丙烯酰胺,通过皮肤吸收。②工人工作服为普通帆布面料,劳动过程中被汗水浸湿的工作服将落到身上的丙烯酰胺溶解,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造成中毒。③由于该车间为间断性生产,企业的管理者对短时间发生中毒的危险性认识缺乏,无视卫生平安教育管理,平安防护制度不落实。④劳动者职业病防护知识匮乏和防护意识较差,对皮肤防护缺乏必要认识,也是造成中毒的一个重要因素。4.2讨论此次事故提示我们,①在日常的职业卫生管理中不能只重视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