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环保标准化工作的思考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开展钢铁行业环保标准化工作的意义,提出了钢铁行业环保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钢铁行业环保标准化工作方向。通过钢铁行业环保标准的有序开展,促进钢铁行业环保水平提高,实现绿色开展的现实要求。环保标准助力企业绿色开展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规划、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开展规划、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政策和战略部署要求。同时基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达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23]35号)中各项指标要求,应积极完善和改进钢铁行业环保标准体系建设,有方案、有步骤的开展钢铁行业环保标准的制订及推广工作,使之成为钢铁行业开展环保管理绩效水平评价、可行技术应用、环保治理设施关键技术装备选择等环保提质增效时的品质化、标准化依据,最终实现我国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现实要求,促进钢铁行业和环保产业高质量开展。钢铁行业环保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有针对性的钢铁行业环保技术标准欠缺一方面由于我国钢铁行业绿色开展、超低排放需求的日益深化,使环保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技术需求缺口,促进环保产业进入了高速开展期。但是开展速度快并不代表开展质量高,环保市场存在鱼龙混杂、投机牟利的不良现象,因此需要完善环保技术标准的制订工作,提高环保技术准入门槛,标准环保行业秩序。使钢铁行业选择的环保技术改造切实有效,稳定到达全流程排放水平达标。另一方面,虽然一些环保技术在其他行业已制订标准,例如活性焦干法脱硫技术标准(DL/T1657-2023)。但是由于不同行业烟气条件、工艺参数的差异,难以直接参照引用。因此需要钢铁行业结合自身生产工艺现状与环保达标限值要求,制订适合自身实际的环保技术标准。(二)钢铁行业环境管理类标准严重缺失钢铁行业应对超低排放,不仅仅是污染防治技术路线的改造革新,也同样对清洁化运输、智能监测监管等环境管理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史上最严的超低排放指标,环保设施的高效稳定运行、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无组织排放的控制措施等各方面均需通过标准化来标准应对。只有建立与超低排放要求相匹配的环境管理长效保持机制,才能实现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主要污染物始终稳定达标,环保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显著提升。(三)钢铁行业环保标准体系亟需完善钢铁行业环保标准体系是开展环保标准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做好标准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