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中生物教材难度比拟徐思麒任山章摘要:生物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和可读性直接影响生物教育的效果,教材难度设置合理是教材科学性的重要表达。经对中美教材中“遗传的根本规律〞一章的比拟发现,我国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2023版)课程难度略低于美国生物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教师在该章的教学中要适当降低课程时间和课程广度,适当增加课程深度。关键词:中美高中生物;遗传规律;教材难度;比拟研究教材编写难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材质量的重要指标。教材难度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评价过程中往往带有片面和主观的特点。为了科学评价教材难度,许多学者构建了教材课程难度模型,试图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教材难度进行量化。目前,在学术界使用最广泛的是由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等构建的教材课程难度定量模型[1],该模型在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使用广泛,但在高中生物学科领域的应用甚少。故笔者选用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2023版,简称“中国教材〞)[2]与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简称“美国教材〞)[3]为研究对象,选取“遗传的根本规律〞这一章内容为样本,运用此难度模型,在定量比拟的根底上进行定性分析,实现定量和定性的有机结合,得出科学的结论。一、生物教材难度评价模型的构建依据史宁中教授等人所刻画的教材课程难度模型,影响教材课程难度的因素主要是:课程时间、课程广度和课程深度。应用到生物教材难度的评价体系中,课程时间是指某一生物教材所对应的课时量,用T表示;课程广度是指生物教材内容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和领域的广泛程度,用G表示;课程深度是指生物教材内容所要求的学生思维的深度,用S表示;三者共同作用影响教材的难度系数,用N表示,如表1所示。李顶峰对此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用所有课程目标的多少来量化课程广度,用课程目标的总赋值来表示课程深度[4],以下主要通过修正后的赋值方法进行课程难度的比拟分析。二、中美生物教材难度比拟(一)课程时间(T)对于“遗传的根本规律〞这一章而言,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2023版与2022版[5]相比,虽然在局部章节模块的文字表述上略有差异,但是教材的整体设计思路、编排方式与旧教材相同,所以课程时间参考2023版浙江省普通高中科学指导意见中的课时分配建议[6],得T1=7;美国科学教材依据考试指南来确定课程时间,将教材中呈现的每一个知识点记为1课时,以教材中每一个单独成页的探究活动记为1课时[7],结合教材具体内容,得T2=6。单从课时量来看,中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