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手抄报篇一:万里长城的板报整理万里长城永不倒北师大附小一、万里长城的简介万里长城在我国北方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崎岖、气概宏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这确实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观的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范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场,连续不断修建了2022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阔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确实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精确地说,长城不只有一座。在两千多年间,各代王朝在中国的北方修建了“许多座长城。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建于中国明代(1368-1644)。明长城是一座构造庞大复杂的边防堡垒,绵延6700公里。它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工奇观。明长城翻山越岭,曲折迂回于崇山之间,局部还存在于水下,成为著名的水下长城。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感慨在如此险峻的地点使用数量如此众多而且宏大的建筑材料。长城见证了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剑拔弩张的剧烈对抗。明代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消耗人力最巨,时间最久,物资最多的建筑。这使它成为一件最大的历史文物。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保护长城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二、万里长城的用处长城不是静止的单一物体,它是人、墙、物的军事结合体。长城沿线地段,在军事地理位置上构成缓冲地带。长城,从它的雏形烽台出现之时,就具备了望、传递信息、召集部队,反攻作战的作用。以致于开展到后来成为攻防兼备的军事实体。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就用点燃烽火的方法来召集诸侯,只惋惜,幽王把如此严肃的烽火制度当作儿戏,仅为了博得爱妃褒姒的一笑,各路诸侯率领兵将,连夜赶来,结果并无敌情,如此这般,导致西周特别快灭亡。长城成功防范的一个例子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齐楚两诸侯国都特别强大,但齐国有号令诸侯,代天子讨伐其他诸侯国的特权,当齐国率领其它几个诸侯国来讨伐楚国的时侯,到了楚之境地,看到楚国城防(长城)高大稳固,竟未敢作战。这是有史记载的长城在历史上第一次起作用的成功范例。在细节上的也表达了这种功能,比方金山岭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龙峪口,全长10.5公里。明代爱国名将戚继光主持修建,建成了一道城关相连、敌楼相望、重城护卫、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