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农田建设工程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竞争能力,有效缓解因大电开发而带来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小沙坝村实施高稳农田建设工程。我局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布署,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规划设计,为保证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现根据实施地点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竞争能力的中心任务,以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建设重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集中布局,通过工程建设带动,掀起我县新一轮农田根本建设高潮。二、建设目标通过工程的实施,工程区内耕地“跑土、跑水、跑肥〞的土壤障碍因素得到彻底消除,土壤肥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15—20,耕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趋于良好,将为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开展打下坚实的根底。三、建设地点及概况经实地勘测,工程建设地点选定在小沙坝村。该区域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雨量1190mm,年日照时数2024小时,海拔840米,该片区主要涉及的小沙坝1组2组和3组三个村民小组,有住户160户,621人,其中劳动力335人,现有耕地面积605亩,其中水田180亩,旱地425亩,2023年,工程建设涉及的三个村民小组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人均纯收入1692元。工程建设涉及面积200亩,其中65亩为梯地,135亩为坡地。该片区由于田间渠系不完善,一直以旱作为主。四、建设地点选择依据1、该区域在小沙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点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2、土地面积集中连片,有利于规模生产和综合开发,同时能很好地起到样榜示范作用。五、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内容①坡改梯地建设。把现有的坡耕地改造为梯地。②地力培肥建设。在原有和改造好的梯地内配套实施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③沟渠建设。把主沟的土沟局部和田间渠系修建成三面光沟渠。2、建设规模整个工程建设规模为200亩。六、工程建设实施方式建设内容中的坡改梯地建设由受益群众按技术要求改造,按标准验收,补助到农户的方式进行;地力培肥建设,由受益群众在农业生产中实施完成;沟渠建设由工程队施工,按设计标准及施工协议进行验收和资金结算。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