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普查工作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x)9号)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的通知(辽政发(20x)26号)精神,制订本方案。一、普查的意义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局部,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平安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根底工作。开展文物普查,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根本情况及其保存状态,将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中长期规划提供依据,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2023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提供依据。开展文物普查,对于培养锻炼文物保护队伍,提高我市文物保护管理整体水平,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充分发挥文物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对于整合国土资源,促进全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普查的工作目标通过文物普查,全面掌握我市现存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文物的本体特征、根本数据及其保存情况;文物周边自然、人文环境情况;总体评价我市不可移动文物现有的保存状态及其开展趋势,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全市不可移动文物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为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文物的标准化和动态管理提供根底数据;提高文博系统工作人员的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建立具有现代化科学素养的专业队伍创造条件;提升我市文物保护的管理水平,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开展的总体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普查的范围和任务普查的范围。我市境内地上、地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等六大类文物。普查涉及全市41个农村乡(镇)、646个行政村、31个街道办事处、123个社区。普查的任务。以调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重新核实x市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的328处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环境的根本情况。重视乡土建筑和建筑群,大遗址和遗址群,重视具有典型价值的近代工业建筑、金融商贸建筑、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建筑、水利设施、林业设施、交通道路设施、军事设施等行业性质文化遗产以及各种风格、流派、形式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的调查。每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名称、位置、地理坐标、年代、类别、数量和文物特征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