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和监督工作方案为切实加强和标准扶贫资产管理,持续发挥扶贫资产效益,稳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乡村振兴局省委农办省财政厅关于加强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和监督实施意见的通知?〔政办函〔2023〕39号〕和?省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和资产移交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乡振局发〔2023〕44号〕精神,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依据稳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连接任务要求,坚持依法依规、突出帮扶特性,坚持权责明晰、实施分类管理,坚持群众参与、确保公开透亮,扶贫项目资产由县2政府负责统筹,按权属落实各相关行业部门、乡镇后续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归属清楚、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扶贫项目资产运行管理机制,防范资产流失损失和闲置铺张,实现项目资产稳定良性运转,确保扶贫项目资产在稳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中持续发挥作用。二、重点任务准时限〔一〕摸清扶贫项目资产底数。8月31日前完成。依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由各乡镇、各相关行业部门再次对2023年-2023年全县围绕“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方向支配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财政涉农整合资金、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行业扶贫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投入形成的3扶贫项目资产,依据扶贫项目资金投入渠道进行全面摸底,依据经营性、公益性和到户类资产3种类型,分别建立县级扶贫项目资产台账、行业部门分类台账和乡村明细台账。经营性资产:主要为具有经营性质的产业就业类项目固定资产及权益性资产,主要包括建设的农林牧产业基地、生产加工设施、旅游效劳设施、电商效劳设施、经营性根底设施、光伏电站和股权债券类资产等。公益性资产:主要为公益性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类固定资产,主要包括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供水饮水、环卫公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电力设施等。到户类资产:主要为通过财政补助等形式关心贫困户进展所4形成生物性资产或固定资产等,主要包括到户产业、平安住房等。〔二〕有序推动确权登记和资产移交。10月15日前完成。由各乡镇、各相关行业部门在全面清产核资、登记造册的根底上,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动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界定全部权主体,划清政府、集体和农户行使全部权的边界。对经营性资产,依据资金来源、受益范围、管理需要等明确权属,尽可能明确到获得受益的个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公益性资产,项目建成后准时办理移交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