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方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部办公厅于2022年2月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提出了高校要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特别要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现结合我系实际制定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实施方案:一、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的意义与目的心理危机是可以预防的,这有赖于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的建立。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就像一盏心理警示灯一样通过收集学生的心理信息,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尽可能把他们的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它是高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关键。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是为了促进心理卫生科学知识在我系大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开展,及时帮助心理异常学生,指引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到相关部门寻求帮助,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及时为发生危机事件后的当事人和涉及的学生提供心理危机援助。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竞争加剧,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或由此引发的休学、自杀等事件逐渐增多,给学生、家长等带来巨大痛苦,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工作。二、建立“三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确保学校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我系决定建立“班级心理委员——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三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疏导机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快速反响,即:1、通过每班的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密切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向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反映。2、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得到信息后,须立即对当事人开展心理辅导和思想疏导。3、假设情况比较危急或心理辅导员无法处理,须立即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通报情况。4、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施紧急干预,以最快的速度解除学生心理危机,并指导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危机过后的心理护理和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的工作。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心理委员和心理辅导员要深入课堂、公寓,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心的问题,做到心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