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学校数字建设工作方案.doc
下载文档

ID:533079

大小:19.50KB

页数:11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0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校 数字 建设 工作方案
学校数字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市“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精神,为加快推进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特制定区“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为原那么,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根底设施建设为根底,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和效劳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实现我区教育现代化奠定根底。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力争用5年时间,完善我区教育信息化“五大体系〞建设,即建立覆盖全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及社会的小编络互通体系;建设根底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融通的资源共享体系;建立面向现代化教育、科研、管理、社会效劳的各类应用效劳体系;建立有利于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开展的运行保障体系。力争到2023年,使我区成为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地,教育信息化主要指标到达库区领先、全市一流水平。最终将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成为“数字校园〞。 (二)具体目标 到2023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合格率到达85%以上,并实现以下目标: ——根底设施建设。初步建成区教育骨干网,95%的学校接入教育骨干网;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到达70%,中职学校校园网建设到达90%,中小学“班班通〞和职业学校“室室通〞建设率到达80%以上;学校上网率到达95%;中小学校学生计算机比到达12:1,中职学生计算机比到达6:1。 ——资源库建设。初步建成根底教育、中职教育、终身教育和教师教育四大资源库,教学资源对学校的覆盖率达100%,教学资源对学科的覆盖率达80%,其中优质资源占30%,资源库的使用率达95%以上,并与市区图书馆等社会公共效劳机构互联互通,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教学应用水平。建设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多种教学模式的数字化自主学习环境等各类教育教学应用系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率到达95%。 ——信息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师生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到达100%,全区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达100%。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合格率到达95%。培养造就一大批信息化人才。 ——管理与效劳水平。建立区级教育数据中心。实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间管理信息分级共享。建立教育政务系统和教育公共效劳平台。电子政务平台覆盖学校率达95%,学校实现电子校务管理达90%。根本实现教育系统信息化管理和教育信息化效劳。 到2023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合格率到达100%。并实现以下目标: ——根底设施市内一流。建成连接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教育骨干网,学校上网率到达100%;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齐备,中职、中小学校学生计算机比均高于市平均水平,校园网建设到达100%,中小学“班班通〞和职业学校“室室通〞建设率到达100%;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到达市内领先水平。 ——优质资源市内一流。建立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开发、引进一批高水平的根底教育、职业教育优质数字化教学和学生学习资源,实现全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化应用市内一流。引进、开发一批教育教学和管理应用系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应用率到达100%,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效劳等信息化应用水平到达市内领先。 ——管理效劳市内一流。建设全区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和电子校务管理系统,实现全区教育行政管理、校务管理信息化;搭建教育公共信息效劳平台,打造政府为民效劳的网上窗口,实现教育信息化效劳。 ——信息化人才质量一流。加强师生信息素质培养和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探索并实施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育培训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我区相关产业的开展提供人才支撑,使我区教师、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名列全市前列。 三、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实现“根底设施、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育效劳、校园信息平安〞五个一体化建设。 (一)根底设施一体化建设 构建覆盖全区各级各类教育的骨干网,使信息资源通畅到达管理和教学终端。包括:区教育城域网升级;学校校园网建设;学校“班班通〞、“室室通〞建设;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模拟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建设;区数据中心建设,社区数字学习港建设等。 (二)教育资源一体化建设 建设全区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根底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社区及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博物馆,虚拟艺术馆、教育动漫建设等。 (三)教育管理一体化建设 建设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统一教育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校务平台,包括教育机构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以及其他教育业务管理等;建设根底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网络教学支撑系统。 (四)校园信息平安一体化建设 以区“校安系统〞为根底,构建覆盖学校的统一的应急反响系统、网络信息平安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 (五)教育效劳一体化建设 建设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系统;建设在校学生数字化学习系统;建设区教育公共效劳平台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小编络效劳系统。 四、创立规划 我区“数字校园〞建设将用5年时间逐步完成,初步规划: ――年:全区20%的中小学、50%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市级重点中学建成“数字校园〞; ――2023年:全区50%的中小学,100%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市级重点中学,70%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成“数字校园〞; ――2023年:全区80%的中小学、90%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成“数字校园〞;教师进修学校建成“数字校园〞; ――2023年:全区85%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 ――2023年:全区90%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 ――2023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建设成为“数字校园〞。 五、评估验收 区“数字校园〞评估验收工作每年举行一次,验收合格的学校由区教委、区经信委、区科委联合授予“区数字校园合格学校〞称号,并在合格学校的根底上,评选全区20所区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每三年对合格学校和示范学校进行一次复查验收,复查不合格的,根据情况分别给予黄、红牌警告直至摘牌(具体方法另行规定)。 区“数字校园〞考评指标体系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幼儿园五大类,考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与保障、根底设施建设、根底资源库与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师生信息素养培养、教育电子政务及管理信息化水平六个方面,总分值为100分,学校得分在80分以上认定为区“数字校园〞合格学校。 六、工作措施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区级信息化建设和学校信息化建设两个层面,涉及根底设施、信息资源、重大应用、标准标准、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各个方面,渗透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全局与走向。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超常规的开展思路予以推进,才能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区教委、区经信委、区科委等有关部门将联合成立“区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区数字校园建设专家指导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委,负责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开展检查指导,组织评估验收等工作。“专家指导组〞负责数字校园建设的技术指导、咨询效劳和人员培训工作,参与“数字校园〞评估验收工作。“数字校园〞建设日常工作由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负责。 各学校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切实把“数字校园〞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教育事业开展规划,加强统筹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有效推进。学校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层层目标工作责任制,切实担当起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任务。 (二)加大投入,保障建设需要 积极争取市对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并逐步加大“数字校园〞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数字校园〞建设专项资金,重点实施教育城域网升级及学校信息化根底设施建设工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教育电子政务及公共效劳平台建设工程、中小学“班班通〞、中职学校“室室通〞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网络教育及终身学习效劳体系建设工程、校安工程、重大技术攻关工程等八大工程,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 各学校应将“数字校园〞建设、维护和运行经费,纳入教育事业年度预算,并设立“数字校园〞建设专项资金。各校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采取政府投入、银行贷款、市场运作、社会捐赠、单位自筹、设备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机制,通过体制、机制、手段和政策的创新,“以市场换资金〞、“以政策换投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拓展融资渠道。 (三)强化管理,保证建设质量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多,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需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必须加强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或超标准盲目建设造成浪费。为此,各学校在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时,要建立“重大工程建设决策制度〞、“学校信息化工程立项、监理、初验、终验的全过程工程监管制度〞、“招投标及纪律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各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重大工程建设方案、年度工作方案,需报“区数字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方案由区技术管理部门和学校共同制定,并由区技术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团队评审通过,区教委立项建设。 (四)加强培训,打造人才队伍 “数字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人。各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干部、教师、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要将人员的培训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之中,纳入评先评选和职称评定之中,用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各学校要特别重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吸纳优秀大中专毕业生、高级管理维护人员进入学校。同时,要妥善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待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确保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原那么上,每所学校有1—5名高水平信息技术人员。 (五)强化责任,建立奖惩机制 “数字校园〞建设实行校长目标责任制。每年区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对学校实行目标考核,对按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给予表彰奖励,并在工程上给予优先支持,对连续两年未完成目标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当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各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实行层层目标考核责任制,确保“数字校园〞建设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内容总结 (1)学校数字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市“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精神,为加快推进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特制定区“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2)力争到2023年,使我区成为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地,教育信息化主要指标到达库区领先、全市一流水平 (3)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博物馆,虚拟艺术馆、教育动漫建设等 (4)学校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层层目标工作责任制,切实担当起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任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