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1833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研报告乡构建和谐社会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编者按:重庆XX县区麻柳乡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开展观,在短短几年中,创造出了“八步工作法〞,形成了“麻柳经验〞,做到了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实现了由“管压型〞向“效劳型〞的政府职能转变。从而使麻柳乡由乱到治政通人和,连续5年零上访。为解读“麻柳现象〞,国家行政学院、XX市委组织部、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XX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的有关同志组成联合调查组,于新年伊始,共赴XX县区麻柳,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结果说明,“麻柳经验〞具有方向性意义,值得借鉴、推广。由“不和谐〞到“和谐〞的麻柳乡“九沟十梁四面坡,沟深坡陡悬崖多,往上望得草帽落,往下看得打哆嗦。〞说的是大山深处的重庆XX县区麻柳乡,它与XX省XX县区接壤,距县城66公里,是国家贫困县的特困乡。该乡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信息闭塞,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是XX县区位置最偏远、经济最贫穷的乡之一。5年前,由于多种原因,麻柳乡的群众普遍滋生不满情绪,散(心散)———怨(怨气)———乱(非理性行为)现象弥漫民间。村民们认为乡政府只收钱,不办实事。于是上访、打干部、砸烂干部摩托车的事时有发生。1997年,全乡的农业税和统筹款只完成了60%,完成20%以下的有6个村。特别是1998年,在集中清查追收方案生育、殡葬改革、国土、林业等罚款执法中,搞户户过关,全乡30%左右的农户遭到处分,罚款高的农户超过千元。在当时农民人均负担到达140元左右的情况下,这一大规模的罚款行为激化了矛盾。发生数百农民聚集、以铳为号、围攻乡政府的事件。县里派出警力帮助维护秩第2页共7页序,竟有村民相约要炸毁山沟里唯一的桥梁通道,以使警察进得去、出不来。最后,是县领导去做化解工作才解了围。乡干部脱离了险境,闷在屋内几天不出门,茶饭不思,人心难聚。麻柳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带着全乡人民经过卧薪尝胆,艰苦创业,近5年来经济社会发生显著变化,党群干群关系根本好转。连续5年零上访,农村各项税费年年按时完成,群众自发地给乡党委、政府送有19面锦旗,立有两块“德政碑〞。5年前,乡村干部到农民家,常常吃“闭门羹〞,群众恨干部、怕干部,而现在群众盼干部、亲干部,干部下村,总是争着往家里请。兴坪村村民廖华山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