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讨陆慧婷: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成为现如今高校教学的重要趋势。在音乐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实现艺术教育与思政素质培养的结合,共同打造音乐与思政融合的创新机制,开辟育人道路的新途径。具体来说,教师应在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将思政教育融入传统音乐学习、音乐鉴赏等课程内容相结合,着力推动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思想情操的提升,实现高校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耦合开展。本文针对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展开了以下研究。关键词:音乐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融合一、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现状分析〔一〕大学音乐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目前,高校音乐教学以音乐鉴赏以及教师讲授这种传统方式为主,没有在课堂上融入新型的音乐元素,更没有将思政教育内容与音乐教学相结合。这种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性,使得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影响他们音乐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从而使得音乐专业的对于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度缺乏,达不到较好的培育学生思想情操以及道德情感的目地。〔二〕大学音乐教学缺乏连续创新性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门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经典音乐作品与新推出的音乐作品和类型相结合,拓宽音乐教育的渠道,为音乐课堂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在音乐课堂融入思政素质培养方面的内容,能够保持音乐专业教学的连续性与创新性。但是,目前,很多高师在音乐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没能利用好公共資源,使得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力度不够,教学方法的设置不是很合理,严重制约着学生艺术素养以及道德品质的提升。〔三〕大学音乐教学缺乏与思政课程的交流高师音乐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丰富的思政教育知识储藏,这样才能在对学生艺术指导以及价值情操培养的过程中,将思政教育反哺在音乐教学中,表达出音乐教学的创新性。然而,很多高师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思政课程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意识,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就导致音乐专业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体系不够完善。二、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一〕找准音乐教学定位,发挥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天道酬勤高师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找准音乐教学的定位,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将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做好音乐专业教学定位,教师就应该意识到音乐专业的文化引领作用,将思政教育融合在音乐课程中,发挥思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