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浅析张玲玲【】习主席早在全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开展新局面。针对习主席的明确指导方针,对照职业技术教育范畴,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开展的得力助手,大多数学生毕业之后直接担负着各类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及维修工作,这种典型的应用型人才,所学课程内容具有极强的岗位指向性,做到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工作性质需要什么就练什么,培养具有高层次保障能力的优秀人才,针对这样的使命和任务,我们应该清楚意识到,提高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培养之外,还需注重价值引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挖掘在各专业严密的知识结构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培养具有时代担当的优秀人才。【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有效融合一、紧抓专业思政化素质专业思政化素质的紧抓,首先必须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能否认识到所授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出课程所蕴含的德育价值,从根本上制约了这门课能否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所以需要首先对教师的课程思政化思维进行培训,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精品课程观摩、交流研讨、外出学习等,让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逐渐培养教师主动对德育元素、专业课程思政结合点的探究意识,进而养成主动研究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其次学院搭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平台。未来保证三尺讲台无杂音,还得保证三尺讲台无错音,我们必须针对每一门课的思政方案,思政案例,必须保证有专业教员进行把关,进行督导,所以需要建立思政教员与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建立“课程思政〞组,假设某些单位没有专业思政教员,建议辅导员代替,这就需要辅导员掌握最新思政理论,需要具备丰富的思政经验,和我们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建立起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员两支队伍的交流机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思政教员与专业教师定期进行教研活动,研讨思政教学内容,对接课程标准,共商教学方法、手段,并落实到教学方案安排、课标制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课件制作、在线教育平台中。二、寻找学科思政化契合点加强课程思政化的改革,并不只是在教学中增加几句心灵鸡汤或组织活动就可以,而是需要在其中渗透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程之中,更要在教学途径中落实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