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应用型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陈宝玉【】在当前应用型高校的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缺乏。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生物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应用型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应用型高校如何保证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并采用切实可行的操作标准加以有效评价,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索的课题。早在2022年,教育部就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假设干意见,其中对高等院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应用型高校里,生物科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生物学根底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具有数理化根底、人文社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能在中等学校从事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在对该专业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对教学质量的把控。一、存在的问题目前,应用型高校的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主要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局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缺乏之处。其一,理论课教学内容比拟枯燥、概念性内容很多,学生难以提高学习兴趣、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而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更新上也不积极,很少将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其二,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也略显单一,大多采用了“满堂灌〞或者大段播放资料视频的方式,即便引入了多媒体设备,也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其三,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依然是短板,“双师型〞教师在教师总数中所占比例不高,且因实践经验并不丰富而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四,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很难得到有效评估,学生学习状况也无法得到及时的反响。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应用型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对策略。二、解决对策〔一〕不断更新、优化教学内容生物科学的开展日新月异,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新观点、新技术出现,那么课程教学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授课程的学科特点,查阅最新出版的书籍、期刊等资料,将最新的观点和理论融入到授课内容当中,使学生们有更充实的知识储藏。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推荐相应的学习参考资料,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