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摘要:经济社会开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积极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通过建立动态平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探索实施CIPP课程评价模式,提高专业教师对教学标准的达成度等措施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OBE理念公共事业管理專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一、引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对接国家城乡开展对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具备应用公共事业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管理和沟通能力,处理复杂问题和危机管理能力,根底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多元化开展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专业人才。该专业可以具体满足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机构的用人需要。当前,经济和社会开展进入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转型期,经济社会开展呼唤更科学、更富有成效的公共管理实践。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创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队伍,成为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课题。随着我国于2023年参加华盛顿协议、成为该协议的签约成员,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成为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该理念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产出导向〞、培养“具备应用公共事业管理的技术能力〞成为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新要求。二、构建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1.对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底工程。2023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这是国内首个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标志着高等教育教学进入标准化开展和内涵提升的新阶段。国标既明确规定92个本科专业类的培养目标、适用专业范围和人才培养方向,又对各专业的学制、学分学时、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提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