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会计教学方法摘要: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经过多年开展,已形成完整体系。但新时期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改革。笔者从现行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改革的几点建议。关键词: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会计专业是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但在提倡“以能力为本位〞职教思想的今天,会计专业课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同时,传统的职业学校会计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角,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气氛沉闷,学生应变能力差,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向发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无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会计人才。这种传统的呆板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会计教学实际的需要,也不适应市场经济开展所需要的会计人才和学生的就业竞争情况。因此必须要进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一、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改革1、公共根底课以“够用〞为度,坚持“少而精,忌多而滥〞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源于普通高中入学考试的落选者,文化根底较差,认知水平较低。对数学、语文、英语等公共根底课,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以学生“够用〞为度,适当减少公共根底课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也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为网络教学、学生自学等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使其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人格及能力得到全面健康的开展。2、专业课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原那么,适当增设专业选修课为提高专业教学的效益性和经济性,表达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建议各课程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杜绝各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那么,使学生学会必要用的知识,同时,又有时间和精力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