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强化作业经济常识4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新人教版.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政治 一轮 复习 强化 作业 经济 常识 42 劳动者 权利 义务 新人
经济常识 第四课 第二节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签订劳动合同 (  ) ①表达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②核心原那么是协商一致原那么 ③有利于国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根底性作用④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此题检测考生对签订劳动合同的理解和掌握。劳动合同明确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①④正确。签订劳动合同的核心原那么是平等自愿原那么,②错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根底性作用的是市场,③错误。 答案:A 2.漫画告诉我们 (  ) ①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③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劳动者必须通过向法院起诉的途径加以维护 ④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审题时要抓住漫画中的辅助性文字,该劳动者的话,表达了劳动合同制度对于劳动者的重要性,①②是正确的;漫画中该“老板〞的话说明社会上存在一些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劳动者应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正确。当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维权的途径有很多,向法院起诉只是途径之一,③是错误的。 答案:B 3.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医疗效劳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以下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  ) A.医疗保障效劳只能由国家来提供 B.医疗保障所需要的资金应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提供 C.建立现代医疗保障体系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 D.医疗保障的对象是年老的公民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实行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的原那么,B正确,A错误;社会保障是为了保证社会成员的根本生活权利,C错误。D明显错误。 答案:B 4.订立长期劳动合同 (  ) ①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②可以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 ③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④可以维护劳动者的权利,表达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订立长期劳动合同,既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又可以维护劳动者的权利,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表达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①②④中选;订立长期劳动合同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③不选。 答案:C 5.广阔劳动者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这是因为 (  ) A.职业技能的上下直接决定了能否长期就业 B.劳动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才能适应社会开展的要求 C.劳动者只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就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D.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的根本权利 解析:提高职业技能,可以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适应社会开展的要求,B中选。A“直接决定〞错误。C说法片面,不选。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D排除。 答案:B 6.面对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必须采取措施,拓宽就业领域。这就要 (  ) ①注重开展劳动密集型行业 ②大力开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注重开展个人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能直接解决就业问题,③的认识不准确,应舍去;选①②④对应的B项。 答案:B 7.熟练、高技能、知识型劳动力的缺乏,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开展,这是因为 (  ) ①劳动者职业技能的上下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水平 ②一个国家的劳动者技能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甚至生产力水平 ③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是国家经济开展的根本动力 ④高级技工的劳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③的说法夸大了职业技能的作用,④的说法本身不正确,③④应舍去;选①②对应的A项。 答案:A 2009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一位40多岁的河南籍农民工,在一起事故中死亡,其亲人替他维权时,却被告知“他不是我这里的人〞;好不容易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突然又宣布注销。据此答复8~9题。 8.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说明,全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4942万人,这只占有劳动关系农民工总量的70%。这反映了 (  ) ①有些单位对劳动者的权利漠视,只顾自己的利益 ②某些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③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尚未得到有效保护 ④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尚不够健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④是错误的,不是法律制度不健全而是执行有问题,其余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A 9.以下列图是江苏南京建筑工地工人正在进行平安教育培训。这种做法 (  ) ①有利于维护劳动者获得卫生平安保护的权利 ②有利于劳动者履行执行劳动平安规程的义务 ③对劳动者有利对企业不利 ④对企业有利对劳动者不利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解析:对劳动者和企业都是有利的,故③④均不符合要求。①②符合要求,应选D项。 答案:D 10.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逐年提高。这有利于 (  ) ①确保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展的成果 ②缓解城乡居民的就业压力 ③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④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但试题并没有照搬教材观点,这告诫我们在判断选项时,要真正理解选项的意思,不要机械地与教材内容进行比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展的成果,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①④正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轻居民的生活压力,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使整个社会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③正确,此题选C。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会缓解城乡居民的就业压力,②错误。 答案:C 11.国务院决定,2009年10月1日前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然后全面推开,到2023年前根本实现全覆盖。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方案终于付诸实施了。这说明 (  ) A.实现经济平衡开展,根底支撑在农业 B.经济开展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奠定物质根底 C.社会保障是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 D.财政收入越多,越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财政收入的增长是建立在经济开展的根底之上的,我国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是我国经济迅速开展的结果,题干表达了经济开展影响社会保障水平,B正确。A、C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财政收入应与经济开展相适应,并非越多越好,D错误。 答案:B 12.2023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呈井喷态势。2009年7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近17万件,同比增长30%。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根底是 (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解析:此题实际上是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权利的实现以义务的履行为前提和根底,权利是义务的保障,所以劳动者权利的实现和维护,必须以履行义务为前提,D正确。 答案:D 13.漫画僧多粥少告诉我们,要实现公平,我国必须 (  ) A.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B.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把公平放在经济开展的第一位,实现人民同等富裕 D.加大就业力度,保证人们充分就业 解析:漫画是讲僧多粥少,既养老保险金太少,而需要保障的人很多,所以解决方法只能是增加养老保险金扩大保障覆盖面。故此题选A。 答案:A 农民工受保障程度低,近四成农民工未与单位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这是中国农民工现实存在的问题。据此答复14~15题。 14.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  ) A.对农民工有利,不利于用人单位 B.是促使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唯一有效形式 C.是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D.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解析:A、B项的说法都有片面性。D项的说法夸大了签订劳动合同的作用。 答案:C 15.如果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其程序应该是 (  ) A.必须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那么 B.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那么 C.首先签订劳动合同,然后由人民法院对所签劳动合同进行鉴证 D.首先签订劳动合同,然后由劳动行政部门对所签劳动合同进行签证 解析:A、B项都是指签订劳动合同的原那么而不是程序,C项的说法本身不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6.2009年11月3日,新华网载文指出,新的劳动合同法已经实施了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一些中小规模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只有65%左右,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建筑、效劳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35%左右,这一现象引起了劳动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有关部门为什么要对上述现象高度重视? (2)针对上述问题,从劳动者和国家两个方面,说明如何维护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解析:(1)国家重视上述现象,实际上就是重视订立劳动合同,重视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所以可以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的角度来答复 (2)从个人来看,要解决劳动者知道维权、敢于维权、善于维权的问题,所以劳动者应该增强维权意识(知道维权)、敢于维权、学法懂法(善于维权)。从国家来看,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前提是法律制度的完善,其次是落实,还要让企业、劳动者知道法律制度。 答案:(1)因为订立劳动合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对开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①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②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③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④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2)劳动者:①增强维权意识,珍惜自己的权利;②敢于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注意与雇主签订标准的劳动合同,依法维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国家:①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完善法律法规。②加大对劳动合同订立的执法检查力度,对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用工单位依法进行惩罚。③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增强劳动者和用工单位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17.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缺乏668元,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缺乏924元,他们处于绝对贫困线与相对贫困线水平。同时,我国每年出现数百万失地农民,目前总量已达4000万~5000万人。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使他们业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开展。 (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