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50分。)1.(2023·浙江师大附中月考)2023年11月10~14日,河北省中南部普降大到暴雪,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1980万元,受灾人口63万,因灾死亡6人。灾害席卷我国南方诸省,受灾人口数千万。为了夺取抗击冰雪灾害的全面胜利,在抗灾一线奋战的干部群众发扬了顽强拼搏、勇于奉献、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这说明()①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决定作用②价值观对人们行动具有导向作用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成功改造客观世界④精神状态贯穿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解析:此题考查主观能动性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根底知识。①错误,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而非决定作用;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忽略主观能动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客观条件的制约;应选B项。答案:B2.(2023·黑龙江大庆一中摸底)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那么无所不取,不耻那么无所不为。〞这说明()A.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B.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根底上形成的D.人的价值必须在自我奋斗中实现解析:此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不廉那么无所不取,不耻那么无所不为〞主要强调了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因此它表达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应选B项。答案:B3.(2023·江西瑞昌第一中学摸底)“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哲学依据是()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③意识不仅能反映现象,还能反映本质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A.②④B.①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此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材料中“树立……理念〞属于社会意识、意识的范畴,是人的主观因素,因此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没有表达,不选;应选D项。答案:D4.(2023·北京市石景山实验学校月考)当前,推进科学开展,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尤其是要敢于剖析自己的错误,勇于向自己身上的脓痈毒疮开刀,要“刮骨疗毒〞,不要“讳疾忌医〞。“刮骨疗毒〞与“讳疾忌医〞这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