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第五课第三节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9年12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谈到中东局势时表示,中方对巴以冲突升级、中东局势动乱加剧深表关切,对加沙地带出现的人道主义危机深感担忧。我们希望有关各方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和武装冲突,推动局势走向缓和,为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争端创造条件。这说明()①我国积极发挥在国际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②我国努力为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作奉献③我国积极开展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④中国通过自身开展维护世界和平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解析:③④不为材料所反映。答案:D2.我们希望关于达尔富尔的维和行动和政治谈判进程能够继续取得进展。同时,中国将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为尽快结束巴以冲突,重启对话。中国主张“政治谈判〞、“重启对话〞表达出()A.我国同开展中国家深化传统友谊B.中国妥善解决与其他国家的分歧C.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D.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解析:A、B、D与题意不符。答案:C3.中华民族崇尚亲仁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那么〞。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表达“黄金法那么〞的是()A.外交政策的根本立场B.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C.对外关系的根本准那么D.对外关系的根本立足点解析:将古语或典故引入高考试题,这是近年来高考试题出现的一个新趋势,应当引起考生的高度关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国际交往中要求“互相尊重〞,在维护本国主权、国家利益的同时,不侵犯他国主权、正当利益。BD与题意无关。A不符合“最能表达〞的要求。答案:C4.在2023年4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我国自主地阐释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主张。这主要表达了()A.我国努力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B.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根本立场C.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D.经济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解析:A、C与题意不符。D混淆了国家利益与经济力。答案:B5.中国参加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的目标是推动伦敦峰会取得积极成果,使G20成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经济、金融挑战的重要和有效平台,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振奋市场信心,宣传中国在重大国际金融、经济问题上的政策主张。这表达出()①中国同其他国家一起化危为机,力创共赢②中国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开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