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50分。)1.(2023·江西九江一中质检)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说:“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人民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①个人要自觉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③索取是享乐主义人生观的根本标志④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根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解析:此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内容及其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③在材料中没有表达,不选;④错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以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为根底。答案:A2.(2023·湖北武昌实验中学月考)论语曰:“独学而无友,那么孤陋而寡闻。〞从哲学上看,这说明()①外因是事物变化开展的必要条件②人是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③个人活动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④亲身实践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根本途径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解析:此题考查事物开展的原因、人的属性及个人活动与社会开展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①②③④本身均正确,但材料信息“独学而无友,那么孤陋而寡闻〞没有表达④中表述的内容,因此④不选;①②③在材料中均有表达,应选A项。答案:A3.(2023·湖北武汉第十一中学质检)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因此,应该让“低碳生活方式〞成为全民的实际行动。这启示我们()①矛盾双方相互贯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个人活动对社会开展产生能动影响③把握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④事物的质变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此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个人活动与社会开展的关系及因果联系原理,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信息。材料信息“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表达了①②③中的哲学道理,都入选;④错误,事物的质变发生在量的积累中;应选B项。答案:B4.(2023·河南开封质检)一个人不仅为了自己生存,而且还要为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去奋斗和牺牲,做到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等,这是因为()A.人的自然属性受社会性的制约B.人的自然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C.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D.人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