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考语文写作备考策略研究郑晓云教育部发布2023版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开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放在首要位置,这是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因为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实现了语文学科的根本职责,为学生思维的开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打下根底,也是学生全面开展的根底。一、基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课时保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积累是关键。语言的积累、文本的积累、文化的积累、审美鉴赏的积累,归根到底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没有日积月累的刻意练习,学生怎么可能培养出自由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因此要保证写作备考的教学效果,首先从时间上落实,从课时上保证。初三上学期开始,我们保证每周一节写作课,时间固定,课时固定,在时间上保证教师写作备考时会进行目标性、系统性的思考,同时也保证学生对写作训练的重视和写作素材的积累,持之以恒的刻意训练也让学生明显看到自己从量变到质变的进步,走上考场心中有数,临场不乱,胸有成竹。二、开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课型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初中语文教学有独立的写作课,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写作课又可以分为写作指导课、写作训练课、写作修改课。在备考阶段,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进行不同课型的写作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根本规律,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的运用书面语言进行交流沟通,复盘自己的语言材料的结构和思维系统。首先,根据初三上下学期写作备考目标的不同,我们采用两种课型结合的方法进行指导训练。上学期的备考目标是梳理考点,积累素材,因此是写作指导课和写作片段训练课相结合;下学期的备考目标是限时训练,修改升格,因此是真题写作训练课与写作修改课相结合。其次,课堂训练与课后积累稳固相结合。上学期,每周课堂一个小专题指导,并现场进行片段训练,课后进行同类型的片段写作的稳固练习。下学期,每周课堂进行限时写作训练以及写作评价标准的讨论讲评,课后进行写作的修改升格训练。一个学年持之以恒地系统训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写作能力,开展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三、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既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也不能无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