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公开课的问题与思考赵彦丽: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音乐的受重视程度逐渐增加,音乐公开课也广受欢送。但是,浮华的背后却引发深思:公开课虽然“热闹〞,但为何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得不到强化,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等。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让音乐公开课洗净铅华,回归本真?本文将结合中学音乐教材,提出音乐公开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关键词:音乐公开课;问题;思考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3〕12-0263-01提到公开课,很多教师闹海浮现的名词也许是“作秀〞。确实如此,很多公开课是为了竞赛而准备,并没有立足学生的开展。公开课就缺乏了一种实在性,虽然外表上看起来非常“花哨〞,但对学生而言意义不大,也并没有真正从公开课中受益。为此,教师必须思考公开课中的缺乏,并提出对策,实现花哨与实在的美丽碰撞,让公开课回归本真。1.创设音乐情境,导入音乐教学追求外表的“热闹〞是音乐公开课的突出问题。为了调动学生的音乐情感,调和课堂气氛,教师倾尽全力,以各种花俏的方法来实现。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如果以愉悦的心情参与课堂,确实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七年级下册青春舞曲这一公开课时,教师以情境导入音乐教学。这是一首新疆民歌音乐,节奏明快,很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在教学时,教师展示新疆地图、新疆风俗人情图片,让学生了解新疆民歌是在怎么样的一个环境下产生的。听课的老师觉得这挺好的,能给学生一个过渡的空间,并增加见识,也为教师切入新疆民歌的学习奠定根底。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讨论“你所知道的新疆〞。音乐公开课不能仅追求课堂热闹,而应在有限时间,结合教材内容,调动学生情绪,导入新课学习。2.灵活处理事件,彰顯教师智慧按预设进行的音乐公开课看似非常完美,却也凸显不出教师灵活处理课堂的智慧。无论是平常的课堂教学,还是在音乐公开课上,教师面对的都是一群活泼可爱、头脑灵活的学生群体。这也就意味着音乐课堂随时会有“意外〞产生。“意外〞的产生并不一定会干扰音乐课堂,影响公开课效果;相反的,有些“意外〞还会铸就精彩音乐课堂。例如:在欣赏八年级云中城堡这一曲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童年各种愉快玩耍的场面,勾起学生的回忆。可是,这是音乐课堂中突然冒出一个声音:我觉得童年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我们有做不完的作业,整天埋头写作业,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玩耍,更别提去游乐园了。公开课不仅是音乐理论和技能学习课,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