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感想心得作为x受欢迎的国际名校三大公开课之一,谢利卡根教授的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就是一个挑战,挑战习以为常的观点,挑战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对死亡视而不见的习性,挑战看似有道理实那么未经论证的逻辑,挑战思考上的舒适区,邀请我们系统而理性地思考死亡和生命的真相。,这是读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之后的心得,欢迎大家阅读。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感想心得哲学家stephencave在ted演讲中以你什么时候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会死亡为开头,通过四个故事来探讨如何处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死亡不可防止,而公开探讨死亡或许可以使我们能更理智的面对这一话题,因此卡根教授开设了这门关于死亡的课程。如果做一张思维导图,中间是死亡,周围扩散出去的是与死亡相关的各个元素,包括:我、肉身、灵魂等等。卡根教授用了许多设问句来详细探讨每一个与死亡相关的元素,试图将一个完整的死亡呈现。我作为一个将要经历死亡的主体,是最开始就要讨论的。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实体,只有了解人的特性,才能根据特性来分类并逐一讨论如何使其对死亡产生影响。卡根教授展开肉身与灵魂的二元论思考,但最终的结论是我们无法证明二元论。尝试各种哲学分析,也无法证明灵魂的存在。在看耶鲁公开课:死亡视频的过程中,令我惊讶的并非卡根教授讲课方式的随意,而是他敏捷的思维。常常是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他不断的抛出问句,每一句话都极具思考性。卡根教授提到一个曾经他课堂上的学生,在大一时便查出得了癌症,却选择要完成耶鲁大学的学业。那位学生选了卡根教授关于死亡的课程,这也一度使卡根教授思考,在死亡和未知的情况下,面对自己生活有何不同。同样stephencave提到,分别给两组实验对象(皆是不可知论者),一组让他们思考死亡,而另一组思考孤独,实验结果是,思考死亡的那一组会更相信耶稣。关于生命价值的讨论有许多,但是卡根教授的着眼点是死亡本身。当永生被否认,因为有了死亡,生命才充满了第2页共4页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它终将结束。尽管卡根教授并没有着重探讨面对死亡我们要怎样过更有意义的生活,但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因为死亡,教会我们珍惜有限的生命,做有意义的人,有意义的事。苏格拉底死了,可是他的思想永远存在。和stephencave一样,在爷爷去世的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了死亡。我想到终有一天我会闭上眼睛躺在那里,会有我的亲人为我打报丧,会有......我不清楚在那个时候,是否可以亲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