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论坛ISSN2095-5472CN11-6036/CKnowledgeManagementForumE-mail:kmf@mail.las.ac.cnhttp://www.kmf.ac.cn674【面向全社会的知识服务新兴模式专辑】国内大数据杀熟研究述评李诗苗张丽张立彬南开大学图书馆天津300071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时代开放教育资源引进与利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ATQ002)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推进智慧图书馆构建,开启多元化服务新模式”(项目编号:63212101)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李诗苗,馆员,硕士,E-mail:1150864618@qq.com;张丽,编辑,硕士;张立彬,研究馆员,本科。收稿日期:2022-08-29发表日期:2022-12-30本文责任编辑:刘远颖摘要:[目的/意义]梳理国内大数据杀熟相关文献研究现状,概括研究特征,使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实践。[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计量法和主题分析法,归纳大数据杀熟现有的性质界定,从算法、数据、平台的角度分析大数据杀熟背景下的算法伦理、算法权力、算法治理、数据权利、信息保护、用户隐私、滥用市场、博弈行为、反垄断研究。[结果/结论]当前国内大数据杀熟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问题研究与时俱进;多学科研究成为常态;注重借鉴国外经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加强实证研究、跨学科合作研究,重视技术层面的研究,拓展法律领域的研究可提高大数据杀熟的深度与广度。关键词:大数据杀熟价格歧视算法信息保护分类号:G251引用格式:李诗苗,张丽,张立彬.国内大数据杀熟研究述评[J/OL].知识管理论坛,2022,7(6):674-691[引用日期].http://www.kmf.ac.cn/p/324/.1引言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报告,2020年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1]。数字经济带来了市场形态的新变化,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线上交易成为商品交易的重要形式。但这一过程也引发了大数据杀熟等系列问题。2017年底,新浪微博网友“廖师傅廖师傅”自述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引发社会热议。2018年,《科技日报》一则“大数据杀熟: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的新闻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大数据杀熟的案例在国外早已有之,亚马逊网站在2000年实施的差价定价试验是大数据杀熟的早期实践。借助于算法工具,各网络平台为不同的用户定制相应的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大数据杀熟现象。大数据杀熟又被称为算法合谋、算法歧视、算法消费者价格歧视、价格歧视。自大数据杀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