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经济研究NANKAIECONOMICSTUDIES2022年第10期No.102022DOI:10.14116/j.nkes.2022.10.00219关税摩擦与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基于43个国家的行业数据检验冼国明陈依楠汪建新*摘要: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本文使用2000—2014年43个国家56个行业的三维面板数据,研究了关税水平对行业价值链双向参与的影响及其相匹配的影响机制。我们使用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模型以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同时采用不同的价值链双向参与计算指标等方法确保本文结论稳健可靠,发现关税的降低有利于增加行业的价值链双向参与。在影响机制方面,立足两类价值链参与驱动特性视角进行研究,发现削减关税会促进研发投入和高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的增加,最终导致具有创新驱动特性的价值链前向参与的增加,而另一方面又会推进以劳动力为代表的要素投入增加,推动具有要素驱动特性的价值链后向参与。在政策建议方面,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比起设立贸易保护壁垒,优化外交布局是更好的帮扶企业手段。当不得不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时,政府应注重保护效应和去全球化负面效应二者间的权衡,避免因保护过当抑制企业全球化发展。在制定政策手段促进企业价值链参与时,政府尤应注重企业的技术发展状况,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创新激励,从而达到促进企业价值链前向参与的目的。关键词:关税摩擦;价值链双向参与;机制研究一、引言与文献综述通信技术的提高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布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追求外包化的生产模式,各国的生产贸易活动范围也逐步走出国门向全球范围拓展。然而,“走出国门”意味着机遇,更代表着挑战。对我国来说,对外贸易蓬勃发展,逐渐显现出了“价值链参与度逐步加深”和“贸易壁垒挑战日益严峻”两个鲜明的特点(Wang等,2019)。一方面,在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水平飞快发展的宏观环境推动下,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现已成为全球价值链体系的重要参与经济体。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及逆全球化的抬头,我国经济面临着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日益严峻的复杂局面。作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关税提高*冼国明,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邮编:300110),E-mail:gmxian@nankai.edu.cn;陈依楠,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邮编:300110),E-mail:chenyinan_777@163.com;汪建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邮编:201620),E-mail:wangjx@suibe.edu.cn。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