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jkx.xjtu.edu.cn收稿日期:2022-03-23。修回日期:2022-10-0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区域塌陷的多维测度、形成机制与治理模式研究”(21BJL057);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综合流视角下的城市群演化、协同与边界效应———以我国五大城市群为例”(2021YJSS003);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项目“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研究”(ZB21BZ0207)。作者简介:王家庭,男,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土地与房地产经济,电子邮箱为nkwangjt@nankai.edu.cn;姜铭烽,男,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DOI:10.20069/j.cnki.DJKX.202301009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对要素跨省流动的影响研究王家庭,姜铭烽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天津30007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摘要:在发展城市群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导向下,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及长江中游城市群为样本,基于百万条原始数据整理得到五大城市群2010—2018年的经济要素流动网络,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对要素跨省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群规划显著促进了技术、资本、人口要素的跨省流动;(2)城市群规划促进技术、资本要素跨省流动的中介机制是降低城市间的市场分割程度以及缩小城市间的市场制度差异,但这两个机制对于人口要素不显著;(3)城市间信息要素流动规模越大,城市群规划越能提升其他经济要素的流动规模;(4)国家级城市群规划有利于技术和资本要素的跨省双边流动,但加剧了人口要素的单向“虹吸”。据此,各级政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重视城市文化的辐射能力,积极推动区域间市场一体化,更好地培育、发展国家级城市群。关键词:区域经济;城镇化;城市群;要素流动;边界效应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48-2023(01)-0119-11一、问题提出2021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1]在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