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1期衡水学院学报Vol.25,No.12023年2月JournalofHengshuiUniversityFeb.2023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探析吴洪成,高璐(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目前,我国教育变革的方向是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新课标”的推行更加强调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这样一个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型的时期,尚存在“填鸭式”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为减少其影响,主要路径在课堂,教师应通过对“新课标”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与践行,不断革新自身理念、提高专业水平,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和情境教学使语文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受益终身。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DOI:10.3969/j.issn.1673-2065.2023.01.019作者简介:吴洪成,男,浙江金华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高璐,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大委托课题(2001046)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65(2023)01-0100-08收稿日期:2022-04-01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以及新课程的制定和实施,为普通高中教学做了更加清晰的说明,学校课程总体架构更为优化,尤其是进一步凝练了课程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更具指导性、操作性意义。本文拟就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1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改革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出现“核心素养”一词,此后不管是在修订课程标准或是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中,核心素养一直都是重要的参考标准。2016年9月,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出台,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基本教育理念,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凝练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善乐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十八个基本要点,这一文件明确提出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养成优良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