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dTheor&PracVol.36,No.3,Feb20232023年第36卷第3期医学理论与实践伤、骨折以及残疾等较为严重的身体方面伤害,而10%左右的护理人员在受到暴力攻击后发生创伤后综合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自责、悲伤等负性情绪体验[9]。工作区域的暴力行为会导致护患关系遭到严重破坏,严重伤害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其对工作的满意度会大为降低,进而出现离职意愿。因此,预防精神科工作区域暴力事件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在接受防暴技能培训前,由于不了解或不掌握防暴技能,在发生暴力事件后往往只能盲目应对,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导致自身受伤概率有所增加,而且很可能对患者造成刺激,致使其出现无意自残行为,还有可能因此引发医疗纠纷[10]。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开展规范的防暴技能培训,是避免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人身伤害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暴力行为处理能力5个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暴力事件发生率及护士受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D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W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防暴技能培训可有效提升护士防暴技能,降低暴力事件发生率,并改善其心理状态。针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开展系统的防暴技能培训,有助于减少暴力行为事件并降低投诉事件发生率。同时借助防暴技巧应对暴力行为,可保证护理人员更快地摆脱暴力伤害,脱离危险区域,或通过有效制止暴力行为以降低自身受伤程度[11]。另外,当精神病患者实施暴力侵害时,护理人员借助防暴力技能对其加以快速、有效控制并及时脱离危险区域,以减少或避免伤害,不仅可保障护患双方人员的人身安全,还有助于改善双方关系。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在遭受到来自患者的暴力伤害后,非常容易出现不良情绪,进而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十分不利于其开展正常的护理工作[12]。将防暴技能培训应用于精神科护理人员培训,有助于减轻其焦虑、抑郁状态,缓解负性情绪,减轻职业压力并促使工作满意度提升。借助多形式教学开展的防暴技能培训能够改善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对防范意识及工作积极性,促使团队稳定性、工作效率提高,创造更和谐的工作氛围。综上所述,对精神科护士开展暴力技能培训可有效提升其暴力防范应对能力,减少暴力事件,降低护士受伤程度,并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参考文献[1]张娜,陈海勤,邵磊,等.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应用防暴技能微视频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22,29(3):24-28.[2]李素萍,李琳波,李晓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