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第1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4No.12023年1月JournalofYansh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Jan.2023构建翻译社会生产网络———以英译外交部网站新闻合作项目为例邢杰,袁婉,黄静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广东广州510420)[收稿日期]2022-11-01[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GD20CWY13)和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本科)(2019WTSCX022)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邢杰,男,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翻译学、口笔译教育;袁婉,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黄静怡,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摘要]自2014年起,外交部、环球网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实践教育基地合作成立翻译项目组,开展外交部网站新闻的英译工作。文章尝试基于拉图尔等学者提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透析由外交部/环球网发起,项目负责人主导,译员、审校等行动者交互影响的翻译生产网络,重点分析英文译稿的生产过程中,各个行动者特别是各级审校,如何相互配合,共同确保高质高效地产出最终译本。[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理论;外交部新闻;翻译过程;质量保障[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230104407引用格式:邢杰,袁婉,黄静怡.构建翻译社会生产网络:以英译外交部网站新闻合作项目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44-50.自上世纪70年代霍姆斯(JamesS.Holmes)提出“社会翻译学(或翻译社会学)”的设想后[1]72,翻译研究领域逐渐萌生出“社会学转向”[2]14。学者陆续引入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学理论,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Bourdieu)的社会实践理论[3]、拉图尔(BrunoLatour)等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4]以及德国社会学家卢曼(NiklasLuhmann)的社会系统理论[5],研究翻译生产网络形成、运行及翻译产品的传播、接受过程等,用以分析翻译从发起直至译本被使用全过程的社会生产运作机制。其中,以2022年10月9日刚刚过世的拉图尔为代表的一些社会学者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以下简称ANT)重在分析社会生产过程中各行动者联结而成的网络及其运作,对翻译文本的生产与传播有较强启示作用。运用ANT能够把研究视角聚焦于翻译项目的启动及实施,追踪从翻译出版权协商,翻译过程中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