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所得税减税激励何以提升...——以创新型人力资本为中介_段姝.pdf
下载文档

ID:479616

大小:1.53M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个人所得税 减税 激励 何以 提升 创新 人力资本 中介
年第 期总第 期 年 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个人所得税减税激励何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创新型人力资本为中介段 姝 刘 霞 李 俏 内容提要:个人所得税减免可有效激励员工工作,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结构和积累,进而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如何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文章以 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为契机,选取 年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衡量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三个变量,包括人力资本效率、人力资本成本、人力资本结构均通过了中介效应检验,说明创新型人力资本在个人所得税改革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个税改革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在规模大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非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更加显著。关键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型人力资本 个人所得税改革 薪酬激励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作者简介:段姝,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刘霞(通讯作者),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讲师。李俏,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减税降费的治理效果评估与效能提升研究”(项目编号:)。秦晓钰()认为,创新型人力资本是在创新活动作为独立的经济部门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越发突出的背景下,逐渐独立出来致力于科技创新、专攻科技研发的一类高层次、高水平人力资本,这部分人力资本能够实现边际报酬递增和产出乘数效应,不仅是创新产生的源泉,更是经济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与核心。一、引 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企业提高自身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可以体现企业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还能间接反映出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决策能力等软实力水平(陈静宇、江庆,)。因此,对企业而言,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至关重要。财税政策作为政策工具,在降低生产要素成本、提升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以及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比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文献更多的是研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相对忽略了个人所得税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关系。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为“个税”)是对劳动征税,降低个税能有效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影响着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尤其以创新型人力资本最为关键。如何发挥个税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激励作用,进而促进人力资本升级和积累,激发企业研发热情,推动创新机制变革,助力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话题。本文以 年个税改革为契机,以创新型人力资本为中介,探讨个税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机制路径。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是一项无形资产,在知识、技术、经历等多方面进行长期积累产生相应的凝结,才能更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但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对创新型人力资本激励不足,为此,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也探讨了个税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激励作用,从而丰富个税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效应的研究。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一)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工资薪金属于个税税目中的劳动所得,与生活息息相关。年进行了新一轮的个税改革,这次改革对工资薪金所得的七级累进税率进行了级距的调整,并且提高了免征额,增加六项专项扣除,减税力度较强。那么 年这一轮新的个税改革能否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又是什么?目前鲜有文献涉及个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一方面是由于个税纳税人为个人,从表面上看似乎与企业无关;另一方面,个税的微观数据难以得到,较难进行实证研究。但个税作用于劳动力,是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将改革红利向企业传导,个税的降低同样会对企业产生影响(付强、廖益兴,)。由生产函数理论可知: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个税通过作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研发等活动都会产生影响(李平,;肖文、薛天航,)。因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年个税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二)个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人力资本作为中介,是连接个税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桥梁。人力资本中极具创新性和技术性的部分,被称为创新型人力资本。创新型人力资本致力于科技创新,专攻科技研发,驱动企业创新发展,进而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人力资本是一项无形资产,无法直接衡量,须有相应的替代指标,本文在以往文献基础上采用人力资本效率、人力资本成本和人力资本结构三个变量衡量企业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以人力资本效率为中介人力资本效率是指人力资本产出对投入的比率。年个税改革减轻了个人的税收负担,个人可支配收入相对增多。根据薪酬激励理论可知,职工工作积极性取决于职工对各种物质与精神报酬的期望。薪酬属于物质报酬的一种,有效的薪酬激励可以显著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员工的缺勤率和离职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提高人力资本效率,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绩效(,;,;陆正飞等,)。尤其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薪酬排在影响工作投入的激励因素的首位(李作学、马婧婧,)。同时,研究显示,职工对税前税后收入的差距较为敏感,过重的个税税负使得税后收入大幅降低,因而会削弱薪酬的激励效应(王雄元等,;程小可等,)。而 年个税改革减负作用显著,较大地提升个人税后收入,薪酬激励作用生效,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许多奇()的研究发现,包含个税在内的直接税的税收优惠更能激励科技人员的研发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由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年个税改革促进人力资本效率的提升,进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人力资本成本为中介人力资本成本是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组织资源的人所引起的成本,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货币表现。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发放的薪酬是为了获得员工的劳动而付出的相应代价,也可以说是为取得员工的人力资本而付出的成本,因此从企业角度看,这称为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机制。但是对于职工来说,这是获得的报酬,劳动收入能够激励员工工作,并且有助于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张燕,),这称为人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年第 期资本投资激励机制。现有文献中有不少研究用劳动收入或者职工薪酬作为人力资本的替代,例如曹裕等()用职工薪酬衡量人力资本,发现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相同,只有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时,两者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目前微观层面上从劳动收入份额视角探索其通过人力资本渠道发挥作用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创新型人力资本,拟采用研发人员薪酬作为人力资本成本的替代变量。人力资本创造企业价值受成本机制和激励机制共同影响:个税改革减轻了个人税负,使得研发人员可支配收入增多,提高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在考虑薪酬刚性的情况下,企业要想更进一步促进研发人员研发热情,只能调高薪酬,这是激励机制占主导的情况;但是对企业而言,薪酬是一项人力资本成本,减税以后,在充分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上,劳动力价格的相对上升会增加劳动力供给,企业与新员工会充分博弈并最终达到新的供需均衡(企业人力资本成本下降),从而使得员工所享有的减税红利让渡一部分给企业。从短期看,人力资本成本下降导致公司成本减少,利润升高,对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这是成本机制占主导的情况。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在激励机制主导下,年个税改革增加企业人力资本成本并且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假设:在成本机制主导下,年个税改革减少企业人力资本成本并且在短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人力资本结构为中介个税也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改变人力资本结构,进而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李平()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发现充足的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有效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高企业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现有研究通常直接用员工的学历水平来衡量人力资本结构。吴延兵和刘霞辉()将企业员工的学历分为本科以下和本科以上,发现本科、硕士及博士学历越多的企业,其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更有能力成立相应的研发机构进行科研创新工作。李子彪等()发现在用学历衡量人力资本时,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应最强。当前,衡量人力资本结构的方法不断推陈出新。比较前沿的就是计算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采用的是构建空间向量的思想,并指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研究显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显著提升科技创新绩效,相对于人力资本存量而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大(吕洪燕等,)。由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年个税改革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进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三)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 企业规模异质性企业规模与生产率关系的理论研究源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大型企业相对于小企业来说,所具有的资源禀赋是小型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不管是融资渠道、风险承受能力,还是技术支持、规模经济等各方面都具备相应的优势,这些优势保障了大企业可以持续进行创新活动。另外,企业在规模扩张之后,由于规模经济,一是能产生成本的节约,二是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盈利水平。两者结合带来相对较富余的资金,此时企业通常会提升研发意愿,在研发和培训等方面投入更多,引致更高的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带来生产率水平的提高(金玲娣、陈国宏,;朱有为、徐康宁,)。在相关的实证研究中,多数文献表明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存在正效应。若个税相关优惠政策能有效激励研发人员,对大企业的影响应该更显著。当然,由于规模效应是递减的,扩大规模产生的对研发活动的激励或对生产率的提高作用可能是非线性的(孙晓华、王昀,)。由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个税激励效应在规模大的企业更显著。企业行业异质性针对行业异质性,张娴初和王大成()指出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或知识财税体制研究段 姝 等:个人所得税减税激励何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密集型企业,主要依赖的是人才及其所承载的知识和技术。在传统产业中,企业可能更关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和实物资产,但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人才是人力资本中极具创新性的一类,他们将技术、知识、智力等高级生产要素集于一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依赖,在高新技术产业从事技术研究和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员远远多于传统产业,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科技创新人才所展开的竞争,已成为企业最根本的竞争。薪酬激励的效果对于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尤其重要,这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和保持,因此,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薪酬激励体制,便拥有了一项吸引和激励人才的有力工具。个税主要作用于个人,不同行业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不同,对科技创新人员的需求不同,因此个税对科技创新人员的激励效果在不同行业也会有差别。因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个税激励效应在高新技术企业更显著。企业区域异质性企业所处区域影响着该企业的产业配套情况、政策环境等生态要素。人才在推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每个地区的公共政策的实施要注重保障好创新型人才(,);舒克内希特(,)认为个税优惠政策对人才的吸引是最直接有效的。赵艾凤和王好()通过研究发现,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和区域外溢效应,个税对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更明显的负向影响。因此企业所处区域不同,就可能会因为地方法律、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税收人才政策等不同,造成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和人才激励程度不同,进而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同影响。由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个税激励效应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更显著。三、研究设计(一)数据来源本文研究样本为 年中国 股上市公司,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数据筛选:对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进行剔除,删掉带有、的公司样本;剔除掉金融行业的公司;剔除重要变量严重缺失的企业样本。经缩尾处理后,最终样本为 家企业,个观测值。数据来自 和国泰安数据库。(二)变量选取及测算 被解释变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被解释变量,用来衡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