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ELECTRICALEQUIPMENTINDUSTRY2023.02.DQGY17出台“新能源储能配额制”的区域,新能源场站需按固定比例配置储能,无形中增加了发电企业负担。另一方面,服务于单个新能源场站的储能设施,往往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大且运营成本高;同时,分散场站的储能难以实现统一调度与结算,无法参与多种电网侧辅助服务,商业模式很难拓展。共享储能的“共享性”打破了原有储能应用的界限,为储能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有利于提高项目收益率,缩短投资回收周期[2]。共享储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规模化采购储能设备和建设施工,可降低储能电站成本,减小项目建设初期投资压力和未来运营风险降低。共享储能不仅具有成本优势,还可通过充分利用多个新能源场站发电的时空互补特性,降低全网储能配置容量。二是有利于促进储能作为独立的辅助服务提供商的身份,作为新型储能电站,可以向传统储能电站(例如抽水蓄能水电站)一样,参与电力交易和辅助服务市场,发挥功率调节作用,促进电力供需匹配,提升系统调节支撑能力。三是共享资源利用,以电网为桥梁和纽带,可为0引言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显示,2021年新增百兆瓦级项目(含规划、在建、投运)78个,规模共计26.2GW,超过2020年同期的9倍,储能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以共享储能容量、提高区域内储能系统利用水平为主要目的的共享储能电站模式迎来了发展机遇。1共享储能的含义2022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指出:创新新型储能商业模式,探索共享储能、储能聚合等商业模式应用。该方案中明确提到了共享储能,共享储能即储能资源不专属于某一新能源场站或电网,而是以电网为纽带,将独立分散的电网侧、电源侧、用户侧储能电站资源整合,并统一协调服务于网内所有新能源站,推动源网荷各端储能能力全面释放[1]。在储能服务于新能源发展的早期,新能源配套储能的应用是较常规的做法,在实际运行中,这一做法商业模式简单,运营不经济。一方面,配建的储能电站只能为单个新能源电站提供服务,利用率低;且在许程(中国广核集团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中心)共享储能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摘要: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性技术。构建“新能源+储能”的应用模式,已经成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运行中,新能源配套储能的传统储能模式储能利用小时数低,缺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