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docx
下载文档

ID:473218

大小:37.14KB

页数:2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食品 包装 机械行业 十二 规划
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十二五〞开展规划 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 目录 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十二五〞开展规划 1 目录 2 1、国内外开展现状 4 1.1国外开展现状 4 1.1.1打造国际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 4 1.1.2高新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显着 5 1.1.3技术标准成为技术壁垒的重要手段 5 1.1.4技术创新在技术跨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 1.1.5安全卫生开展成为国际通那么 6 1.2国内开展现状 6 1.2.1标准检测工作明显提升 6 1.2.2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取得新突破 7 1.2.3产学研技术创新模式根本形成 7 1.2.4行业长期高速增长态势有所回落 8 1.2.5进出口贸易增速下滑 8 2、存在主要问题 8 2.1行业引导力度薄弱 8 2.2科研设计质量下滑 9 2.3重硬件轻软件 9 2.4标准化程度低 9 2.5创新能力缺乏 10 3、开展环境分析 10 3.1优势分析 10 3.2劣势分析 11 3.3机遇分析 11 3.4挑战分析 11 4、开展思路 12 4.1指导思想 12 4.2根本原那么 12 4.2.1市场导向原那么 12 4.2.2安全卫生原那么 12 4.2.3自主创新原那么 13 4.2.4统筹协调原那么 13 4.2.5标准化原那么 13 4.2.6可持续开展原那么 13 4.3开展目标 14 4.3.1开展速度目标 14 4.3.2经济规模目标 14 4.3.3产品品种目标 14 4.3.4技术创新目标 14 4.3.5标准化目标 15 4.3.6节能减排目标 15 4.3.7技术装备水平目标 15 5、开展重点 15 5.1重点支持政策研究 16 5.1.1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16 5.1.2生产许可和市场准入制度研究 16 5.1.3市场开拓技术政策研究 16 5.1.4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16 5.2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17 5.2.1创新设计技术研究 17 5.2.2安全设计技术研究 17 5.2.3卫生设计技术研究 17 5.2.4设备选型技术研究 18 5.2.5产品质量评价技术研究 18 5.2.6产品技术集成技术研究 18 5.2.7人机工程技术研究 18 5.2.8绿色设计技术研究 18 5.3重点产品技术装备开发 19 5.3.1替代进口产品技术装备开发 19 5.3.2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开发 19 5.3.3主食工业化技术装备开发 19 5.3.4杂粮主食化改性技术装备开发 20 5.3.5低温脱溶技术装备开发 20 5.3.6植物蛋白加工技术装备开发 20 5.3.7食品高新技术与装备开发 20 5.3.8无菌包装〔灌装〕技术装备开发 21 5.3.9真空充气包装技术装备开发 21 5.3.10鲜活农产品保鲜包装技术装备开发 21 5.4标准化工作与重要标准制定 21 5.4.1术语标准制定 22 5.4.2分类标准制定 22 5.4.3安全标准制定 22 5.4.4卫生标准制定 22 5.4.5设计方法标准制定 22 5.4.6绿色设计标准制定 23 5.4.7产品标准制定 23 5.4.8售后效劳标准制定 23 6、措施与建议 24 6.1转变认识观念 24 6.2加强行业指导和协调 24 6.3努力提升科研设计水平 24 6.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5 6.5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 25 6.6推进产学研联合研发机制 26 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是为食品工业提供技术装备的重要产业,对食品工业的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食品和包装机械的技术水平,是衡量食品工业技术装备能力的重要标志。没有现代化的食品和包装机械,就没有现代化的食品工业。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展时期,也是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开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个期间,食品和包装机械肩负着推进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和食品工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其市场竞争将日趋剧烈。但应该看到,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技术水平远落后于世界兴旺国家,如果不能尽快做强做大,那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被边际化或排斥的危险;如果不能尽快提升技术水平和档次,那么与兴旺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迫切要求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上档次、上水平,提升市场竞争能力,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因此,我们应该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运筹帷幄,从战略高度筹划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的行业开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作出奉献。 1、国内外开展现状 1.1国外开展现状 进入21世纪,国际食品和包装机械市场竞争出现了新的重大变化。竞争利益的获取方式,不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品种、数量等物化的有形资本,取而代之的是知名品牌、高新技术、技术标准、技术创新、安全卫生等无形资本的作用。这种作用,在食品和包装机械技术竞争中越来越显着。尤其在科技开展中,欧盟、美国、日本等兴旺国家的技术装备水平居世界前列,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1.1打造国际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 欧美日等兴旺国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打造了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他们的做法,优先对食品和包装机械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设计和创新注入别人难以模仿的技术含量,然后通过市场认可提升影响力,最后形成国际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跨国界开展十分迅速。例如,美国FMC公司是世界着名的果蔬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其全果榨汁机在世界独占魁首;瑞典利乐包装国际〔TetraPak〕,是世界牛奶、果汁、饮料和许多其他产品包装系统着名的大型供货商,其无菌包装设备闻名全球。还有瑞士布勒公司的面粉加工机械、荷兰斯托克公司的禽畜屠宰机械、荷兰尼沃巴公司马铃薯加工机械、日本佐竹公司的稻米加工机械等,都是世界着名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 1.1.2高新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显着 “高新技术〞是用以表达在经济上能够取得重大效益的高端实用技术,也是当代食品和包装机械科技开展的竞争重点。综观世界食品和包装机械的技术开展,其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是产品技术含量的竞争。当前在食品和包装机械中广泛采用的高新技术,具有高智力、高效率、高竞争、高效益等根本特征。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应用,所以大大推进了各国食品和包装机械产业的开展,由连续化生产代替了间歇式生产、由专业化生产代替了通用化生产、由大型化生产代替了中小型生产、由全程质量控制代替了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等,实现了食品加工和包装过程的连续化生产、专业化作业、自动化调节、全程化控制和产业化经营等。这些技术跨越,主要是高新技术在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效果越来越显着。 1.1.3技术标准成为技术壁垒的重要手段 在兴旺国家,大都建立了以技术壁垒为特征的标准体系,其中美国和日本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为主要内容,而欧盟那么以欧盟指令、欧洲统一标准和欧盟“CE〞标志等为主要内容。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食品和包装机械的贸易壁垒,约80%以上来自于技术壁垒。技术壁垒以技术标准为支撑,通过技术标准提高进口门槛,从而到达保护本国利益的目的。当今世界食品和包装机械市场竞争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将产品技术转化为标准及其技术法规,从而取得技术壁垒和经济效益的能力。尤其在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限制,非关税技术壁垒的作用不断上升。近年来,美、日、欧等兴旺国家,以保障人类健康、安全、卫生等为由采取大量技术性措施,在制定技术标准等方面设置了大量的技术壁垒内容。这些技术壁垒内容,不仅成为各国抢占技术竞争制高点的有力手段,而且已开展成为技术竞争的主要形式。 1.1.4技术创新在技术跨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开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国与国之间食品和包装机械的技术竞争,实际上是技术创新能力在该领域的较量。当今食品和包装机械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性提升技术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有多大的作为,就能够在食品和包装机械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多大的主动。通过技术创新,可由简单技术向复杂技术转变,由单项技术向集成技术转变,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转变,最终以实现食品和包装机械的技术跨越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目前兴旺国家在开展食品和包装机械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大都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很大的投入,同时给以大量的倾斜政策,提高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 1.1.5安全卫生开展成为国际通那么 从世界食品和包装机械来看,对技术规格、性能指标和生产能力等没有统一的规定,而在安全、卫生等方面却制定了统一要求。进入21世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出台了覆盖食品机械、制药机械等在内的安全卫生规定,成为其机械设计、制造中安全卫生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基于全球性机械安全、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开展需要,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技术装备,把安全卫生作为食品和包装机械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条件。强调安全卫生的目的,在于防范食品和包装机械在不卫生、不安全的条件下可能产生事故和污染,防止不合格食品产生。任何国家的食品和包装机械拟与国际接轨,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1.2国内开展现状 加强产品结构调整、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已成为21世纪食品和包装机械开展的重要任务。尤其是2023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的冲击已显现出来,持续多年的高速开展势头已受到遏制。但是,全行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力求将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继续保持了较快开展。 1.2.1标准检测工作明显提升 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开展标准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开展以标准检测为支撑的产业升级工作。国家先后组建了“机械工业食品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食品包装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此外,在原有两个国家级食品机械监督检测中心的根底上,继续组建了第三个检测中心。这些标准检测机构的设立和开展,推进了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标准化水平和检测能力的提升。有些企业由过去的企业标准开展为采用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有些企业采用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有些企业由过去单纯的产品生产检验和出厂检验,开展为实行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QS9000质量安全认证,把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到食品和包装机械生产、制造和管理中。构建了职责明确、程序标准、流程顺畅、高效运转、全面受控、管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以全面提升食品和包装机械的质量安全水平。 1.2.2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立足“国家战略必争、产业开展必需、技术竞争必备、社会需求巨大〞的原那么,在科技攻关、科技支撑方案等重大专项中,着重安排实施了“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等重大科技专项。该项目在粮油、果蔬、畜禽产品、水产品加工和关键装备开发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系列突破:一是突破了一批食品加工领域重大共性技术问题;二是实现了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研究、重大装备技术开发及成套装备生产上的跨越式开展;三是推进了重大食品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集成示范;四是完成了食品产业科技开展战略研究。从产业开展来看,一批运动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食品和包装机械,在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一定创新能力的拳头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也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畅销国内外。上述研究成果的开发应用,全面提升了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大大缩短了与兴旺国家的差距。 1.2.3产学研技术创新模式根本形成 走产学研技术创新之路,是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科技开展的重大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根本形成了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学研合作不断向纵深开展,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